地名:薄壁镇 | 隶属:辉县市 |
行政代码:410782101 | 代码前6位:41078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3 | 邮政编码:453000 |
车牌代码:豫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9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57万人 |
人口密度:约18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7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隋唐时,王姓夫妇在此开店,用高粱杆织箔作墙壁,故名箔壁,演为薄壁。
基本介绍:
辉县市辖镇。1958年设薄壁公社,1983年改乡,1988年建镇。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区25公里。面积197平方公里,人口3.8万,通公路。辖薄壁一、二、三、四、五、六街和王村、东沈庄、西沈庄、周庄、铁匠庄、沟湾、孟村、落营、大海乡、张泉河、新安村、谷堆坡、白云寺、谷峪寺、焦泉营、焦泉、振国村、程焦泉、南程村、大北程村、小北程村、观流河、张志屯、平甸、宝泉、西沟、潭头、西何庄、上马庄、圪针庄、东寨3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是河南、山西省边界物资集散地。古迹有元代白云寺和宋代普照大禅师石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荣誉排行:
2023年9月,薄壁镇被确定为2023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文化旅游:
河南宝泉旅游度假区·小西沟,位于两省(河南、山西)三县(辉县、修武、陵川)交界处的辉县市薄壁镇境内,平均海拔1150米,距辉县市区50公里、新乡市70公里、焦作市60公里,总面积约78平方公
白云寺景区位于辉县市西35公里的太行山下,距新乡市55公里。景区内林木茂密,翠竹葱笼,汨汨清泉,景色宜人。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和“油松种子园”。主要景点有:白云寺、唐银杏
历史沿革:
1944年属辉嘉县。
1946年撤销辉嘉县,为辉县八区和九区。
1949年两区合并为辉县八区。
1958年成立薄壁公社。
1983年改设薄壁乡。
1988年撤辉县设辉县市,属之,同年撤销薄壁乡改置薄壁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隋唐时,王姓夫妇在此开店,用高粱杆织箔作墙壁,故取名箔壁,后演变为薄壁。…[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隋唐时,王姓夫妇在此开店,用高粱杆织箔作墙壁,故取名箔壁,后演变为薄壁。…[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隋唐时,王姓夫妇在此开店,用高粱杆织箔作墙壁,故取名箔壁,后演变为薄壁。…[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隋唐时,王姓夫妇在此开店,用高粱杆织箔作墙壁,故取名箔壁,后演变为薄壁。…[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隋唐时,王姓夫妇在此开店,用高粱杆织箔作墙壁,故取名箔壁,后演变为薄壁。…[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隋唐时,王姓夫妇在此开店,用高粱杆织箔作墙壁,故取名箔壁,后演变为薄壁。…[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王姓首居此地,因此得名。1946年为王村村公所,属辉县第八区。1958年为王村大队,属薄壁公社。1983年为王村村民委员会属薄壁乡。1988年属薄壁…[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龙王爷曾在寺院东侧的龙口峪沐浴,因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附件有白云寺,故名。1946年为白云寺村公所,属辉县第八区。1958年为白云寺大队,属薄壁公社。1983年为白云寺村民委员会,属薄壁乡。1988年属…[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北宋时,宋军大破洪洲,曾在此安营,因临焦泉(泉名)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北宋时,宋军大破洪洲,曾在此安营,因临焦泉(泉名)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23年,因有柿园取名柿园庄。后地主主张家盖得瓦房多,改为瓦房庄。1947年,李振国同志光荣牺牲,为纪念抗日英雄,改为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程兴武一家最早在此定居,名程兴武庄,后音义演变为城西武庄,又因距焦泉村较近,改为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距此东300米处,原有一高7米,面积百亩大的土堆破,天气干旱,庄稼总长得茂盛,是附近人称赞的产粮食的谷堆,建村后人称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地势低洼,涝时水面广大如海而得名大海乡。…[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处原为百泉农专农场,后苏井部分居民迁此安居乐业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张姓始建村于此,因附近泉水较大似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建在王村河南岸,且村内有座春阳观,能居高临下观河流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有位老人的长子在此建村,人称长子屯。1949年,为雅化更为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曾在此结茅而居,进行讲学,后人为了纪念他二人立程子祠。因村位于祠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曾在此结茅而居,进行讲学,后人为了纪念他二人立程子祠。因村位于祠北,名北程村,为与派生村小北程村相别,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曾在此结茅而居,进行讲学,后人为了纪念他二人立程子祠。是大北程村的派生村,因村较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古时,名孟家城,后演变为今名。1946年为孟村村公所,属辉县第八区。1958年为孟村大队,属薄壁公社。1983年为孟村村民委员会,属薄壁乡。198…[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洛营村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薄壁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乾隆皇帝出巡经白云寺去月山时,路过此地,在此水坑休息饮马,然后上马而去,建村后人称上马庄。后简称马庄。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与峪河镇马庄重名,经…[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距离峪河较近,故名河庄,后演变为何庄。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与峪河、上八里公社分别所辖之何庄村重名,经上级批准,改为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从前,此处荒无人烟,遍地圪针丛生,后渐成村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姓氏名村,居东,故名。1946年为东沈庄村公所,属辉县第八区。1958年为东沈庄大队,属薄壁公社。1983年为东沈庄村民委员会,属薄壁乡。1988年…[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姓氏名村,居西,故名。1946年为西沈庄村公所,属辉县第八区。1958年为西沈庄大队,属薄壁公社。1983年为西沈庄村民委员会,属薄壁乡。1988年…[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峪河出山后大转弯处,故名。1946年为沟湾村公所,属辉县第八区。1958年为沟湾大队,属薄壁公社。1983年为沟湾村民委员会,属薄壁乡。1988年…[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周姓为首姓,故名。1946年为周庄村公所,属辉县第八区。1958年为周庄大队,属薄壁公社。1983年为周庄村民委员会,属薄壁乡。1988年属薄壁镇。…[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从前有一户铁匠在此首居,后渐成村落,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在太行山深山中地势平坦处,故名。1946年为平甸村公所,属辉县第八区。1958年为平甸大队,属薄壁公社。1973年属平甸公社。1983年为平甸村民委…[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南有落差300米的瀑布,峪河水从高山河谷飞泻而下,形成黑龙潭和白龙潭,建在潭之上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西沟风景区较近而得名。1946年为西沟村公所,属辉县第八区。1958年为西沟大队,属薄壁公社。1973年属平甸公社。1983年为西沟村民委员会,属平…[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中有一泉,泉水冬暖夏凉,人们称它宝泉,村以泉名。2006年迁居马庄村委会之小新庄""东侧,仍用原名。…[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座落在东寨山东侧的平地上,故名。1946年为东寨村公所,属辉县第八区。1958年为东寨大队,属薄壁公社。1973年属平甸公社。1983年改为东寨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