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源村镇 | 隶属:金沙县 |
行政代码:520523109 | 代码前6位:520523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7 | 邮政编码:551800 |
车牌代码:贵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63万人 |
人口密度:约17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6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明代名袁屯,后因有袁姓居住,遂改为袁村,清末改为源村。
基本介绍:
在金沙县东部,偏岩河下游。面积93平方公里。人口2.35万。辖1居委会、23村委会。1949年为石水乡。1953年析设新源、石板、刘村乡。1956年并置新源、石刘乡。1958年撤乡并入沙土公社。1962年析建2公社。1984年改置源村镇和石刘乡。1991年合并置源村乡,划原普惠乡部分地入辖。有煤矿。产油桐籽、乌桕籽。有小学2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源村,在城关镇东44公里,偏岩河西岸。人口500。海拔800米。原名袁村。1948年因酿酒业兴旺,取源远流长之意更今名。街区依山傍溪展布。省内有名的“金沙窖酒”即产于此。有公路接杨柳塘—三合公路。
文化旅游:
绍龙寺庙遗址相传源村镇绍龙寺是大清“康乾盛世”时期贵州黔西境内三大佛寺(后山翁贡天灵寺、木孔湾子朝阳寺、源村石水绍龙寺)之一。三大佛寺,天灵寺以“方竹”,朝阳寺以“楠木”,绍龙寺以“缅桂”为
桃源洞位于源村镇荣胜村三木塘村民组的桃花山山腰,当地居民称蝙蝠洞(因洞内蝙蝠多)。洞长4千米,最高处100米,最宽处30多米。洞中有有观音圣母、济公戏嫦娥、雄狮迎宾、仙女散花、嫦娥奔月、孙猴
历史沿革:
清代时期,属黔西州永丰里。
民国时期,属黔西县石水乡。
1951年—1992年,属金沙县沙土区。
1992年5月,原沙土区所属源村、普惠、石刘3乡合并为源村乡。
2013年,源村乡撤乡建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沙溪河、小溪沟合并后简称沙溪社区。1958年建源村大队,1984年改建源村村。2007年源村村、新民村、新农村合并建源村村。2013年源村村析出,建…[详细]
农庄村位于源村乡东南部,全村 15个 村民组,810户,总人口 3330人,共有党员59人,耕地面积 1399 亩,其中田 758 ,人均耕地…[详细]
建国村位于源村乡东北部,全村19个村民组,723户,总人口3062人,共有党员59人,耕地面积 2247 亩,其中田 717亩,人均耕地 0.73…[详细]
群星村位于源村乡东南部,全村15村民组,806户,总人口3246人,共有党员55人,耕地面积2278亩,其中田709亩,人均耕地0.7亩。 …[详细]
石板村位于源村乡西北部,全村12个村民组,707户,总人口2979人,共有党员43人,耕地面积2507亩,其中田642亩,人均耕地0.84亩。 …[详细]
石刘村位于源村乡东南部,全村8个村民组,743户,总人口3343人,共有党员 42人,耕地面积2098 亩,其中田591,人均耕地 0.63亩。 …[详细]
岩底村位于源村乡东南部,全村17村民组,741户,总人口3121人,共有党员42人,耕地面积2797亩,其中田1083亩 ,人均耕地0.9亩。 …[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取同心之心,与红星之星构成双星,意为创“争做文明户,争做文明村”之意。…[详细]
普惠村位于源村乡西南部,全村 17 村民组,818户,总人口 3524人,共有党员46人,耕地面积2108亩,其中田803亩,人均耕地 0.6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