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猫场镇 | 隶属:大方县 |
行政代码:520521102 | 代码前6位:520521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7 | 邮政编码:551600 |
车牌代码:贵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0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93万人 |
人口密度:约28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社区、5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当地土司安氏以寅日为市场交易日而得名猫场。
基本介绍:
在大方县西南部。六冲河中游北岸。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2.81万,其中彝、苗、布依等民族占19.5%。辖1居委会、13村委会。原为猫场乡。1953年析设猫场、六仲、大湾乡。1958年并入坡脚公社。1961年后析建3公社。1984年改置猫场镇及大湾、六仲乡。1991年合并置猫场镇。富煤、硫磺矿。产烟叶、辣椒、花生。有小学19所。镇人民政府驻地猫场,在大方西南31公里,六冲河(亦名瓜仲河)北岸山半。人口 2 200,有汉、彝等民族。海拔 1 450 米。原为水西以列则溪地,“寅”日赶场,故名以列猫场。大方—六仲公路经此。
文化旅游:
看点景区内红线苗族支系的芦笙舞活动经常开展,若想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遇上芦笙舞不可不看。九洞天风景区位于距大方县城54公里的猫场镇五丫村,景区内的河谷两岸自然植被非常丰富,有着众多野生群
九洞天溶洞电站位于猫场镇五丫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1969年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梯子岩战斗遗址位于猫场镇长沙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明-民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猫场战斗遗址位于猫场镇长征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1935年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历史沿革:
民国三年(1914年),属大定县,时称以列猫场。
1953年4月,猫场、壁脚2行政村合并为猫场乡。
1958年9月,猫场乡改公社;同年11月,公社改管理区。
1961年10月,成立猫场公社管理委员会,属坡脚区。
1984年5月,改猫场镇。
1991年12月,撤区并乡建镇。
猫场居委会,人员由全镇非农户组成。硫磺厂分流后,其非农户纳入猫场居委会管辖范围,少部分人员在政府驻地、硫磺厂、学校相对集中,大部分人员散居于各村,居民…[详细]
永乐村位于猫场镇北部,距离猫场政府5公里,区域面积9.5平方公里,由9个自然村寨组成,村级经济5万元,主要以农业为主,总户籍人口2133人601户,外…[详细]
碧脚村位于猫场镇东北部,距离猫场政府2公里,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由14个自然村寨组成,村级经济13万元,主要以农业为主,总户籍人口3665人1055…[详细]
五丫村位于猫场镇南部,距离猫场政府4公里,区域面积5.6平方公里,由11个自然村寨组成,村级经济18万元,主要以农业为主,总户籍五丫村位于猫场镇南部,…[详细]
联合村位于猫场镇西部,距离猫场政府5公里,区域面积7.8平方公里,由10个自然村寨组成,村级经济5万元,主要以农业为主,总户籍人口1613人467户,…[详细]
碧脚村位于猫场镇东北部,距离猫场政府2公里,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由14个自然村寨组成,村级经济13万元,主要以农业为主,总户籍人口3665人1055…[详细]
兴合村位于猫场镇西部,距离猫场政府13公里,区域面积16.4平方公里,由12个自然村寨组成,村级经济9万元,主要以农业为主,总户籍人口3059人848…[详细]
永久村位于猫场镇北部,距离猫场政府5公里,区域面积9.5平方公里,由9个自然村寨组成,村级经济5万元,主要以农业为主,总户籍人口2133人601户,外…[详细]
水淹塘村位于猫场镇西北部,距离猫场政府14公里,区域面积10.8平方公里,由9个自然村寨组成,村级经济6万元,主要以农业为主,总户籍人口1950人56…[详细]
新民村位于猫场镇北部,距离猫场政府20公里,区域面积10.6平方公里,由8个自然村寨组成,村级经济4万元,主要以农业为主,总户籍人口1667人526户…[详细]
长沙村位于猫场镇西部,距离猫场政府13公里,区域面积14.6平方公里,由14个自然村寨组成,村级经济8万元,主要以农业为主,总户籍人口3998人118…[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