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圩镇 | 隶属:上林县 |
行政代码:450125103 | 代码前6位:450125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71 | 邮政编码:530000 |
车牌代码:桂A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4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5.03万人 |
人口密度:35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7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白圩镇因纪念一位于此地行医的宾阳籍白姓大夫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白圩镇人口数量为5.03万人,位列上林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位。
202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卫会命名白圩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镇”。
基本介绍:
【概况】白圩镇位于上林县东南部,是上林县的“东大门”,交道十分便捷。途经该镇的公路有省内道路的宾上二级公路、勒欧公路(省道20203l线)两条主要干线,县道有万白公路、白玉公路等,贯穿境内的南、西、北。宾上二级公路和宾上忻省道在集镇文汇,成为白圩镇的两条主干线。该镇距离广西首府南宁110公里,趴离宾阳25公里,距湘桂线黎塘火车站56公里,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是自治区人民政府列入全匡重点建设的204个集镇之一。全镇土地总面积1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51743,水田39l14亩,旱地12629亩。全镇辖13个村(居)委会和1个工业园区,106个自然村屯,306个村民小组,
文化旅游:
瓦窑古城位于上林县白圩镇覃排社区瓦窑庄东北面600米处。瓦窑古城被公布为上林县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35年,荣富、繁富两乡合并设白圩乡。
1949年,设上林县第三区。
1953年,第三区改为白圩区。
1958年,白圩区改设为白圩公社。
1969年,白圩公社析置澄泰公社。
1984年,白圩公社撤销,分设白圩镇、覃排乡。
2005年5月,白圩镇并覃排乡入。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2年设繁荣乡,取原荣白圩、繁白圩各一字得名。…[详细]
2005年7月7日原覃排乡撤乡并入白圩镇后成立覃排社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东部,距离镇政府9公里,距离县城23公里,现有19个自然庄…[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主要以高山、高岭片村为主,由东向西呈长形状,故名高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2年设覃黄乡,取覃村、黄村各一字得名。…[详细]
朝韦村距县城20公里,人口5482人,8个自然村1025户,朝韦村建立有一个支部,目前支部有党员人数39人。…[详细]
蓬寨村位于白圩镇东部,交通方便,由大寨庄、蓬塘庄共2个自然庄,设有23个村民小组;全村有650户,共有3738人,壮、汉族杂居。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2年设龙宝乡,取龙榜、万宝各一字得名。…[详细]
文岭村距县城21公里,人口4040人,10个自然村1040户,党员34名。耕地面积4395亩,农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等。…[详细]
长岭村位于上林县白圩镇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辖区内共6个自然庄,22个村民小组,672户,3716人,劳动力2893人;设有一个党支部,党员3…[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长岗村分布在一条狭长的山谷地带,居民点呈长条状分布,两边皆为山岭,故得名长岗村。指居民点分布呈长条状,且在山里面的村。…[详细]
狮螺村距县城23公里,二级公路,东南邻宾阳县新圩镇,西面与长岭村和文岭村相邻,北接繁荣社区和蓬寨村。人口7560人,16个自然村1323户,党员68名…[详细]
陆永村全村人口3002人,全村设1个党支部,5个支委,有26名正式党员。…[详细]
石塘村距有人口2223人, 4个自然村403户,党员23名。…[详细]
玉峰村有人口2180人,7个自然村475户,党员42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2年设爱长乡,取爱境、长衫各一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登山原名李朝,传清同治元年(1862)由李姓人始建,故名。后因村处燈山脚下,得名燈山村,简写成登山。…[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0年从龙楼大队分设赵坐大队,取赵村、三坐各一字得名。指赵村、三坐(片村)。…[详细]
龙楼村全村共有人口3010人,设党支部一个,党员38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浪,壮语为大水潭,传清嘉庆元年(1796)由东兰县人迁建,因村后有一较大积水潭,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