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平乐镇 | 隶属:平乐县 |
行政代码:450330100 | 代码前6位:450330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73 | 邮政编码:541000 |
车牌代码:桂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37.1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42万人 |
人口密度:约68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社区、29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以县名镇,驻地位于平乐县县城而得名。
基本介绍:
平乐镇位于平乐县西部,平乐镇人民政府位于桂江河畔,系漓江、荔江、茶江交汇处,是县城所在地。平乐,古称昭州,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州、县治迁于此后一直为历代州、郡、府、署、县治之地,几度曾为桂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平乐镇素有“小梧州”之称,水运发达,上溯漓、荔、茶江,分抵桂林、荔浦、恭城,下沿桂江可达梧州、广州、珠海等地;陆路四通八达,桂(林)--梧(州)高速公路和323国道从平乐镇中部贯穿而过,东到梧州、广州,南到南宁、北海,北上桂林等地,交通十分便利。
全镇辖29个行政村、4个社区,共299个自然村47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万人。全镇上下以打造桂江第一镇为目标,坚持“富农、强工
荣誉排行: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平乐镇人口数量为9.42万人,位列平乐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位。
2014年7月,平乐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平乐镇2010—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粤东会馆位于平乐镇大街56号,系住在平乐县城的广东籍人士为进行交往和商业活动而兴建。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建成,嘉庆十一年(1806年)重修,咸丰年间毁
昭山位于平乐镇漓江与茶江汇流处,山于水中,方正如印,故又名印山。山上修竹苍翠,相对高度约30米,山巅约百米见方。山上有点翠亭(又名印山亭),有石阶可达山顶。山腰有两块青石,-“中立不倚”。“
金山迎仙洞摩崖石刻位于平乐县平乐镇金山村,年代为宋至明。金山迎仙洞摩崖石刻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唐武德八年(625年),县署从南洲糖榨村,乐州从南洲村同时迁至今址。
明弘治元年(1488年)后,全镇分上关、中关、下关。
清宣统年间(1909—1911年),设城厢区。
民国初年,沿袭清末建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设城厢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10月,改为平乐第十区。
1953年6月,复称平乐镇。
1996年3月,撤销附城乡并人平乐镇。
2005年7月,撤销福兴乡和长滩乡并人平乐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代在平乐街设关卡,以桂江流向定名,上游居民区称上关,下游居民区称下关,此为上游居民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在上关、下关的中间,故名。1996年从上关、下关2街道各析出部分辖域置中关街道,属平乐镇。2005年改中关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代在平乐街设关卡,以桂江流向定名,上游居民区称上关,下游居民区称下关,此为下游居民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因河滩较长,故名。此街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民国年间属仁里乡所辖。1969年称长滩办事处,1984年成立长滩居民委员会,2016年改称长滩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同乐社区是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平乐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南洲社区是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平乐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月城社区是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平乐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南佛社区是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平乐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上游社区是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平乐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高埠社区是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平乐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安社区是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平乐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民益社区是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平乐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村四周有两座石山和两座土岭,形成四龙归窝状,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在荔浦河、漓江交汇口南岸有一沙洲称南洲,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取码头、渭塘湾首字谐音得名。1934年称马渭村,属附城乡。1952年改马渭乡,属平乐县第一区。1955年属附城区。1958年改马渭大队,龙练乡并入,属…[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村边龙王庙和牛练胆村各一字。1934年为龙练村。1952年改龙练乡,属平乐第一区。1955年属附城区。1958年并入月城公社马渭大队。1962年析置…[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金山自然村,传在一藏有金银的山洞旁建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月城自然村,取月字岩、城子岭首字得名。1934年为月城村,属附城乡。1952年改月城乡,属平乐县第一区。1955年属附城区。1958年改大队,属月城公…[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边有枫树林,风吹过宛如水流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塘自然村,因村旁有一张大鱼塘。1968年从水源公社析置大塘大队,属附城公社。1984年改大塘村,设立大塘村民委员会,属附城乡。1987年改大塘村公所…[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当时学生的读书费、过渡费、庙会费都由三自然村统一交付,取“共同快乐“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境内形似南蛇的山上有一座佛寺,故名。1934年设南佛村,属附城乡。1952年宝沙村并入,同年与同乐村合置平乐县第一区和平乡。1955年撤和平乡,分设…[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宝沙自然村,因村边漓江一沙洲上有对野鸭状的宝石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江口自然村,在小河与荔浦河(即荔江)的汇流口。…[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中行、安华2村各一字得名。1947年为中行、安华2村,属荔浦县龙窝乡。1952年设中华乡,属荔浦县第一区。1953属平乐县第一区。1955年属附城区…[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太平”意为安居乐业,生活太平。1958年从中华乡析置翟家大队,属月城公社。1963年改太平公社。1968年改太平大队,属附城公社。1984年改太平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潮水岩而得名。此岩有一大井,白天涨,晚上落,而且涨落时发出响声,故名潮水岩。…[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漓江最先从村边流过进入县城,取于最上端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盆自然村,因村后山顶被风化成一个形似水盆的窝,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高埠,因其地势较周围高,故名。1950年成立高埠大队,隶属月城区。1961年划归为福兴公社,名称不变,1962年改高埠小乡。1968年从民安公社析置高…[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使民安居”之意得名。1934年为民安村,属上盆乡。1952年与民益村并为民安乡,属平乐县第一区。1958年改民安大队,属月城公社。1962年改民安…[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使民有益”之意得名。1934年为民益村,属上盆乡。1952年并入平乐县第一区民安乡。1958年属民安大队。1962年属民安公社。1968年析置民益…[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茶江右岸得名。1934年为江右村,属上盆乡。1951年至1958年8月改为江右乡,1958年9月改江右大队,1961年复称江右小乡,1969年改…[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茶江左岸而得名。1934年为江左村,属上盆乡。1952年与潮水村并为江左乡,属平乐县第一区。1955年属附城区。1958年改大队,属附城公社。1…[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密山渡村,因村中渡口两岸群山密集,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桃林片村(今桃林大村、桃林小村)得名。桃林片村原称水牛地,因后山如深眼水牛而得名。后阳姓地理先生途经此地留下对联“桃林牛已故,鱼返马槽西”,故改称…[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长滩街,清光绪年间(1875-1908)始建在桂江大浪滩边,因河滩较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裕丰自然村,取“人民富裕,五谷丰登”之意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湖塘自然村,因村下方水田逢雨季积水成塘,远看似湖,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龙田自然村,因村后山峦起伏如龙,山下有一片水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由六个自然村合设得名。1934年称六合村,属仁里乡。1952年改乡,属平乐县第四区。1955年属长滩区。1958年改六合大队,属桥亭公社。1962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