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峦城镇 | 隶属:横州市 |
行政代码:450181107 | 代码前6位:450181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71 | 邮政编码:530000 |
车牌代码:桂A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55.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47万人 |
人口密度:4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峦城镇因镇政府驻峦城圩得名。
荣誉排行: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峦城镇人口数量为3.47万人,位列横州市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1位。
2018年12月,峦城镇上榜广西2018年度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名单。
2014年7月,峦城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峦城镇位于横县西部,政府所在地是原永淳县县城,1952年撤销永淳县后划归横县。全镇总面积75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247亩。下辖15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32个自然屯,人口54710人,13194户。峦城,以"永淳八景"、"四奇观"著称。名胜古迹--承露塔,距政府所在地2公里处(俗称高村塔),是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永淳县知县童时明建造的。该塔砖石结构,共7层,高30米,呈八角形,塔巷底宽24人合抱,塔壁厚度24隅青砖,塔的夹墙内有螺旋式石级梯。峦城镇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全镇个体私营企业2400多家。其中铁器、木器加工较为发达,多年前已形成的铁器、木器市场享誉区内外。建起了自治区
文化旅游:
王堂口苏宅位于横县峦城镇峦城社区王堂口15号,时代为清末民初,类别为古建筑。2012年,王堂口苏宅被公布为横县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永淳县改属横州路。
明洪武十年(1377年)五月,永淳县省入横县。
1952年8月,永淳县改属宾阳专区。
1962年,设峦城区。
1968年峦城区改设峦城公社。
1984年10月,峦城公社撤销改设峦城镇。
横县峦城镇峦城社区位于西津水电站上游郁江河畔,地形三面环水呈半岛状,面积约6平方公里,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水陆交通便利,原是永淳县县城所在地,现是镇的…[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泮塘原名湴塘,传明成化四年(1468)由峦城东门人迁建,因村处湴塘(烂泥塘)边,故名,后谐音改为泮塘。…[详细]
峦城镇高村位于峦城镇西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有35个村民小组,共910户,人口4078人,党员40名,耕地面积1735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那檀,壮语Nazdanz,“那naz”指田,“檀danz”指檀香,指有檀香树的土地。因在原长有檀香树的小岭坡上建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万历十四年(1586),刘姓人迁此形似“五狮朝鼓”的神奇之地建村,故名。…[详细]
方村村委位于峦城镇西面,距离峦城镇政府所在地14公里,下辖方村、都溪、石岭三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全村有776户,共有人口3092人,其中党员43…[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正德元年(1506)滕姓三兄弟从邕宁五塘迁建村,取名滕村,因地势分上下藤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良塘”原名梁塘,即梁屋鱼塘。因梁姓人迁居后开控鱼塘得名。后因谐音改名良塘。…[详细]
莫村村委位于峦城镇西面,距镇政府所在地六公里,辖三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852户,人口3320人,其中党员54人。全村耕地面积2350亩,主要种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安平”原为莫村人放牛归宿之地,因平安无事,后迁居成村,故名。…[详细]
彭村村委位于峦城镇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人口3370人,24个村民小组,共750户,党员51名,辖彭村、文碧村、全村三个党支部。耕地面积2300…[详细]
峦城镇滩头村位于峦城镇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人口3706人,19个村民小组,共804户,党员57名,耕地面积2411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甘蔗…[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新原名马眠,因象征着该村村民的意愿,希望明天有新的开始,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1年设杨江乡,取杨村、江口村各一字得名,故名。…[详细]
格木村委位于峦城镇北面,与镇政府隔河相望,全村有19个村民小组,人口2530多人,其中党员有42人。耕地面积2603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花生、莲藕…[详细]
新兴党支部地处郁江河岸,位于峦城镇北面,与镇政府所在地一河之隔,人口2133人,辖新兴、湾渡来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共566户,党员31名,耕地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