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界址镇 | 隶属:南雄市 |
行政代码:440282103 | 代码前6位:440282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51 | 邮政编码:512000 |
车牌代码:粤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2.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8800人 |
人口密度:14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界址镇政府驻地界址圩,原名界至,因位于广东省南雄县与江西省信丰县交界而得名。
基本介绍:
界址原名界至,因位于广东南雄与江西省信丰县交界而得名。民国18年废约建乡,属第六区崇化乡、大坊乡。1950年建立界址乡,属第三区(乌迳)。1958年人民公社化,属乌迳人民公社。1962年设立界址人民公社,1980年实行政社分开改为界址区,1986年冬改为界址镇。
界址镇地处南雄市的东北部,属于革命老区镇。距南雄市区56公里,毗邻江西省信丰县的正平镇。辖有下屋、崇化、赵屋、界址、百罗、大坑、窑灶口、马芫8个村委会和界址圩社区居委会,总面积62.5平方公里,69个村民小组。今年有户数2970户,总人口13795人,耕地面积8083.061亩(税改后),山林面积4169公顷。
界
历史沿革:
明、清代该镇属通仙乡崇仁都。
清咸丰四年(1854年),废都为约。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约建乡,属第六区崇化乡、大坊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第二区崇大乡。
1949年,属第三区崇大乡。
1950年,建立界址乡,属第三区(乌迳)。
1958年,属乌迳人民公社。
1962年,设立界址人民公社。
1984年,改为区。
1986年冬,改为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界址社区是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界址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下屋村有村民小组8个,农户258户,人口1089人,耕地面积90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等。集体经济项目有上伞林场、鱼塘等,集体…[详细]
崇化村有村民小组5个,农户432户,人口1845人,耕地面积182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等。集体经济项目有鱼塘等,集体经济收入…[详细]
赵屋村有村民小组6个,农户487户,人口2143人,耕地面积110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等。集体经济收入200元,2009年农…[详细]
界址村有村民小组12个,农户505户,人口2513人,耕地面积160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等。集体经济项目有鱼塘、门店等,集体…[详细]
百罗村有村民小组8个,农户258户,人口283人,耕地面积88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等。集体经济项目有山塘等,集体经济收入40…[详细]
大坑村有村民小组7个,农户389户,人口1765人,耕地面积186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等。2009年农村人均纯收入3200元…[详细]
大坊村有村民小组12个,农户426户,人口1891人,耕地面积140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等。集体经济项目有鱼塘、门店出租等,…[详细]
马芫村有村民小组10个,农户285户,人口1040人,耕地面积62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等。集体经济项目有南方电网股份分红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