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丹灶镇 | 隶属:南海区 |
行政代码:440605123 | 代码前6位:440605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57 | 邮政编码:528000 |
车牌代码:粤Y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43.4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3.94万人 |
人口密度:166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5个社区、6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丹灶镇以镇政府驻地丹灶圩而得名,丹灶圩名称相传东晋景初三年(239年)道教理论家、医药家、练丹术家葛洪曾在此炼丹,遗有炼丹灶而得名,且是辖区,故名。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国千强镇名单揭晓,丹灶镇位列第61名。
2024年8月,佛山市“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镇村名单公布,丹灶镇榜上有名。
2024年7月,2024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镇名单发布,丹灶镇榜上有名,位列第52名。
2024年5月,2024年全国镇域经济500强榜单发布,丹灶镇位列第36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发布,丹灶镇位列第63位。
2023年9月,2023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揭晓,丹灶镇位列第59。
2023年9月,2023年全国五百强镇名单发布,丹灶镇位列第72。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丹灶镇上榜。
2022年9月,2021中国百强镇名单揭晓,丹灶镇位列第50位。
基本介绍:
丹灶镇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部,周边与狮山、南庄、西樵、西南、白泥等镇相邻。2005年初南海进行区域调整,原丹灶镇、金沙镇合并组成了新丹灶,总面积达143.48平方公里,下辖金沙办事处、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27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超过16万,户籍人口、外来人口约各占一半。丹灶镇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有成人学校1所、中学3所、小学7所,一等甲级医院2所,是国家卫生镇、广东省教育强镇、佛山市文明镇。丹灶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即将建成通车的珠三角二环路、佛山“一环”高速公路分别贯穿镇域南北和紧邻东部并设有出入,“广三”高速公路穿越西北部;区级公路桂丹路、樵丹路、樵金路和密集的镇内道路形成顺畅高效的交通
文化旅游:
康有为故居座落于南海区丹灶镇苏村,原名“延香老屋”,为清代三间两廊硬山顶建筑,建筑面积约81平方米。1858年3月19日,康有为诞生于此,至康有为出生时康氏家族已在此居住了五代人,康有为称之
康有为博物馆位于丹灶镇苏村康有为故居西北侧,是为纪念近代著名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而建的名人馆。向市民展示康有为的生平经历和毕生成就,表彰康有为崇高的爱国思想和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说起康有为,不
银河苏村:康有为出生于此苏村古时称银塘乡,又名西樵里、银河乡,有四千五百多年历史,属西樵山文化,还是变法的前沿,维新的摇篮,戊戌变法运动领袖康有为就是出生于此,颇具传奇色彩,。早在石器时代已
丹灶南沙棋盘村:南沙陈氏自南宋迁移至南海开村。明代万历年间始,宗族渐旺。南沙棋盘村古村落始于明末清初,清嘉庆年间因族中有人做生意发达(至今有“扫地北”传说),大兴土木,三十间大屋同时动工,每
仙岗古村位于南海区西部的丹灶镇,由八百多年建村历史,与环境优美、景色秀丽的仙湖为邻。古村建筑依岗而建,呈座北向南的半环形状,面积约为三平方公里。村内的古门牌、古建筑和古街巷,皆充满一股“仙风
历史沿革:
丹灶始建于晋代。
明清时期,属江浦司鼎安都伏隆堡、丹灶堡。
民国前期,称丹灶乡。
民国十七年(1928年)后,称丹灶乡、俊云溪乡,属第七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后,称同人乡、俊云溪乡,属第一区。
1949年,曾先后属第七区、第四区和第十三区。
1950年,隶属第一区和第四区。
1955年,隶属民乐区和小塘区。
1957年,撤区并乡,名为丹灶乡。
1958年,成立红峰人民公社,旋即改称丹灶公社。
1983年,撤
丹灶社区简介 管辖面积: 3.7平方公里 居民数: 8100 负责人: 邓伟航 联系电话: 85407962 85442439 组织成员:…[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末年属南海县。明朝万历年三十七(1609)年,属南海县黄鼎都登俊堡。清朝宣统二(1910)年,属南海县黄鼎司登俊堡。民国时期,1927年,属南海县…[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明朝末年属南海县。明朝万历年三十七(1609)年,属南海县鼎安都磻溪堡。清朝宣统二(1910)年,属南海县江浦司磻溪堡。民国时期,1927年,属南海县…[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联沙社区简介 管辖面积: 6.1平方公里 居民数: 4536 负责人: 胡炳生 联系电话: 13902817721 基本介绍: 联沙社…[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明朝末年属南海县。明朝万历年三十七(1609)年,属南海县鼎安都上围堡。清朝宣统二(1910)年,属南海县黄鼎司上围堡。民国时期,1927年,属南海县…[详细]
区划代码:~01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相传东晋元兴年间(402一405年),道教术士和医药家葛洪曾云游到此施医治病,炼丹求仙,其使用过的“仙井”尚保留村中,遗下的丹钵,收藏于南海市博物馆内…[详细]
西城社区简介 管辖面积: 约5.3平方公里 居民数: 2333 负责人: 何锡辉 联系电话: 85413328 组织成员: 5人 基本介…[详细]
区划代码:~01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据说很久以前,村民为了过河到西城东涌东岸在河上建了一座石桥方便耕种。建成后,村民神奇地看到石桥处苏村姑娘庙的路旁堆满了白银,故称这桥为银河桥,因而取名…[详细]
东升社区简介 管辖面积: 3.9平方公里 居民数: 1986 负责人: 冯绍亨 联系电话: 85442402 基本介绍: 东升社区居委会位…[详细]
区划代码:~02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明朝末年属南海县。明朝万历年三十七(1609)年,属南海县鼎安都登云堡。清朝宣统二(1910)年,属南海县江浦司登云堡。民国时期,1927年,属南海县…[详细]
区划代码:~02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曾名登云堡,地处上沙滘以南,取名下沙滘,故名。…[详细]
溪社区简介 管辖面积: 12.5平方公里 居民数: 户籍人口9867人、常住人口16584人. 负责人: 张铿明 联系电话…[详细]
金宁社区简介 管辖面积: 0.98平方公里 居民数: 1593 负责人: 陈华芳 联系电话: 0757-86614400 组织成员: 9人 …[详细]
区划代码:~02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明朝末年属南海县。明朝万历年三十七(1609)年,属南海县鼎安都登云堡。清朝宣统二(1910)年,属南海县江浦司登云堡。民国时期,1927年,属南海县…[详细]
沙滘社区简介 管辖面积: 2.8平方公里 居民数: 1520 负责人: 何耀光 联系电话: 85401839 组织成员: 何耀光(党总支部书…[详细]
罗行社区简介 管辖面积: 0.6平方公里 居民数: 2267 负责人: 陈润生 联系电话: 86617980 组织成员: 书记:陈润生,副书…[详细]
东联社区简介 管辖面积: 约5.5平方公里 居民数: 3936 负责人: 陈兆辉 联系电话: 86610118 基本介绍: 东联村位于…[详细]
区划代码:~039,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位于大洲沙河西面,且以东面为东联,西面为西联,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4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区有南海区第二大湖“仙湖”,故名。仙湖社区地处丹灶西部,与三水区接壤。在上世纪50年代,为了农业灌溉,修筑水库大堤,形成赤坎水库。1993年,仙湖…[详细]
区划代码:~04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新安社区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4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2018年1月3日,经南海区人民政府(南府复〔2018〕10号)批准设立。…[详细]
区划代码:~04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建设一个社会主主义新农村,所以取名为新农。…[详细]
区划代码:~04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古人开村聚居到此地,看见有一荷花池,并且就在河边,故取名荷村。…[详细]
良登社区简介 管辖面积: 4.5平方公里 居民数: 1736 负责人: 帅雪分 联系电话: 85442951 组织成员: 书记:关永灿 主…[详细]
塱心社区简介 管辖面积: 3.9平方公里 居民数: 1994 负责人: 黎志坚 联系电话: 13702982668 组织成员: 黎志坚(书记…[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原村落位于鼎安围的下方,取名下滘,且是当地村民的自治组织,故名。…[详细]
中安社区简介 管辖面积: 3.2平方公里 居民数: 2390 负责人: 杜伟炳 李丹霞 麦满权 联系电话: 86617813 组织成员:…[详细]
西岸社区简介 管辖面积: 2平方公里 居民数: 1523多人 负责人: 甘国柱 联系电话: 86610539 组织成员: 9人 基本介绍…[详细]
下安社区简介 管辖面积: 7.6平方公里 居民数: 4325 负责人: 王腾礼 联系电话: 86601866 组织成员: 罗月英/叶永树、叶…[详细]
区划代码:~4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华南环保产业园社区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4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五金产业基地社区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慈菇是珠三角人民传统的春节“压岁”食品,取其宗枝衍叶,如意吉祥之意。丹灶慈菇早在70年代已开始种植,其特点是个头大、肉质好、味鲜美、、色雪白,绝大部分出口港澳及东南亚等地。( 南海)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长素、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
(公元?年至1544年)字叔贤,南海人。生年不详,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进士。历吏部员外郎。世宗初,以议大礼称旨,骤进少詹事,恃宠放恣。累迁吏部尚书,入阁辅政。攻者四起,
冯成修(1702—1796年)字达夫,号潜斋。丹灶梅庄人。清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吏部主事,适文选司员外郎,充乾隆十五年福建副考官,升礼部祠祭司郎中。乾隆十八年典试四川;二十四年督学
王广龄(1872—1916年)南海金沙下安王家村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19岁时到日本警监学校留学,毕业后回国,民国元年(1912年)任云南省警察总办。3年调北京军政府任职,翌年调回广东,任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