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田镇 | 隶属:龙门县 |
行政代码:441324115 | 代码前6位:441324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52 | 邮政编码:516000 |
车牌代码:粤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95.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71万人 |
人口密度:约8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龙田镇旧称“大龙田”,取名于戴、龙、田三姓,相传此三姓祖先较早在此地定居,因“戴”与“大”谐音,故称“大龙田”,后来直呼“龙田”。明代以县城为中心,自然村划为相,龙田属北相。1986年12月改称龙田镇。
基本介绍:
龙田镇位于龙门县北部,毗邻县城,东连河源市,北至韶关市新丰县,面积195.07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委,185个村小组,户籍数6932户,户籍人口约2.64万人。龙田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自然风光优美、人文环境优良,先后获得“中国最佳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名镇”“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旅游)”等名誉称号。
温泉旅游产业区:龙田镇内汇集两个国家4A级景区尚天然温泉和龙门铁泉。尚天然温泉面积2000亩,拥有客家围酒店,集温泉养生、旅居度假、主题公园、商务会议、休闲娱乐、特色美食、野外拓展、科研基地、文化艺术和旅游地产为一体的都市近郊温泉度假小镇,共有客房732间,可同时接待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龙田镇(肉鸽)榜上有名。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龙田镇人口数量为1.71万人,位列龙门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8位。
2021年4月,龙田镇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龙田镇为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肉鸽)。
文化旅游:
惠州龙门尚天然花海温泉小镇位于山水之城惠州市龙门县,周围有成熟的生活圈。温泉小镇近2000亩的占地面积在广东屈指可数,并将当地特有的客家文化融入到客房、餐饮、温泉等方方面面。这里有大型客家围
廖金凤墓位于龙门县龙田镇凌角塘村丫髻山白坟地。200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埔龙炮楼位于惠州市龙门县龙田镇田美村埔龙围,坐西向东,GPS地理坐标为北纬23°48′32.9″,东经114°16′03.9″,海拔82.9米。炮楼面宽15.75米,进深6.75米,建筑占地
历史沿革:
1958年,称龙城公社。
1961年,曾分称花围、王坪、田尾公社。
1963年4月,复称龙城公社。
1983年11月,改称龙城区。
1986年12月12日,更名龙田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西埔村村民居住在旧梁村谭田围,后迁移此地,至今已有将近700年,因位于谭田围西方的一大片开阔平地,故名西埔,村委会驻地在西埔,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73年成立石龙头大队。1984年改乡与西埔合并为西埔乡。1987年2月称石龙头村民委员会。1989年10月称石龙头管理区。1999年4月改称现名至…[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属花围乡旧梁大队;1958年公社化,归属龙城公社旧梁乡;文革年代属向东大队;80年代属王坪镇旧梁管理区;2000年属龙田镇并成立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1年12月称沙塘乡(小乡),1958年10月称沙塘大队,1984年3月属旧梁乡(小乡),1987年1月称沙塘村民委员会,1989年10月称沙塘管…[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李、朱、许、刘、孙、吴、龚、叶等姓氏先人来到塘坑、二寨、三寨定居,后来幸、张、伍、林陆续迁来,经过各姓氏协商定为塘坑,因与铁岗镇塘坑管理区同名,于…[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9月属一区称东乡,1951年12月属一区旧梁乡。1957年12月属城东乡。1958年10月属旧梁大队。1961年成立王宾大队。1984年3月…[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9月属一区城北乡,1951年12月一区成立菱角塘乡。1957年12月属城北乡,1958年10月称菱角塘大队。1984年3月属王坪乡。1987…[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叫“岗冚”,后因与“江”同音,叫江冚。又因村委会驻地在江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属一区城北乡,1951年12月一区成立邬村乡,1957年12月属城北乡,1958年10月称邬村大队。1984年3月称邬村乡。1987年1月称…[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1年12月称田尾乡,1958年10月称田尾大队,1984年3月复称田尾乡,1987年1月称田尾村民委员会,1989年10月称田尾管理区,1999…[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9月属一区城北乡,1951年12月属一区田尾乡。1958年10月属田尾大队,1961年成立李洞大队。1984年3月称李洞乡。1987年1月称…[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9月属一区城北乡,1951年12月属一区田尾乡,1957年12月属城北乡,1958年10月属田尾大队,1961年成立赖屋大队,1984年3月…[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委会有14个自然村,而其中社厦村是本村委中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村,故将本村委会命名为社厦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整条洞有数个呈圆形的谷地连在一起,像串珠一样,故名黄珠洞。又因村委会驻地在黄珠洞,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大片山谷地,土语中称洞,因中间有上隔开,此地处在下方,故名下洞,又因村委会驻地在下洞,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