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廻龙镇 | 隶属:龙川县 |
行政代码:441622119 | 代码前6位:441622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62 | 邮政编码:517000 |
车牌代码:粤P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84.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27万人 |
人口密度:15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廻龙因驻地“廻龙寺”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廻龙镇人口数量为1.27万人,位列龙川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4位。
2021年1月,河源市文明委授予廻龙镇2020年度河源市文明镇称号。
基本介绍:
回龙镇位于龙川县的中部,东经约115°31’,北纬约24°22’。东北面与兴宁相连,南接田心镇,西邻赤光、新田镇,全镇人口29760人,均为汉族。总面积84.5平方公里。
镇内境地山峦起伏,西北高,中间低,向东南倾斜。最高山峰是位于北部的罗丰村与新田镇交界处的阿髻寨,海拔709米,其次是禾稿嶂699米,旗山嶂653米。水流向除上蓝、吉仙两自然村流入东江河外,其余均流入韩江,属韩江水系发源地之一。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明显,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境内土壤多以赤红壤、侵蚀红壤、黄泥骨粘土田等类型,农作物种植主要有水稻、花生、玉米、大豆、木薯、蕃薯、瓜类蔬菜.山地种值
文化旅游:
廻龙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廻龙镇东北村横岗艮。廻龙革命烈士纪念碑建于1962年,坐西北向东南。纪念碑方尖形,青砖砌成,外批水泥石米。基座平面正方形,边长3米。碑总高约10米,分
历史沿革:
清代至民国,为骆岐约、罗口约(乡)。
1951年,廻龙隶属第九区(赤光)。
1957年,设回廻龙乡。
1958年,划归赤光公社。
1962年,析置廻龙公社。
1984年,改设区公所。
1987年,撤区设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嘉庆九年(1804),廻龙圩创建。因圩旁建有一座廻龙寺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后期至民国前期,因当时临近有一处地方叫“罗去”,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最早有一名叫“万光”的村民在此定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处最先由一位东北籍的外来人迁移在此定居,其怀念故乡而取名为东北。…[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过去,有罗姓人氏在此开垦定居,故名。解放初设立罗北村为罗口乡辖,1951年归入东北乡,1957年为东北管区辖,1958年设立罗丰大队,1983年设立罗…[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过去最先由罗姓人士在此定居,其祖屋位置于村中正央,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过去最先由罗姓人士在此定居,其祖屋位置于西面,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村内有座一形似一面三角旗的山,旗头向下,房屋建在山岭下,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过去最先由罗姓人士在此定居,其祖屋坐南向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处于韩江上游一支流发源地,古时称之为“水尾”,且因村形中间大两头狭小,状似鱼肚,两面高山相抱,从上而下望宛如一口鱼塘,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过去家中有参军的人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取其名即是希望群体以此为荣,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万姓人氏在此地开垦定居,以其姓氏,取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骆氏屋前多有群山,形状相当于树木那样的山地,为“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两边弧形山势合抱,中间围成一个大圆圈,土地沃野,鸟语花香,一幅美丽田园风光,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过去,最先由几兄弟中一位名叫“罗明”的村民在此开垦定居,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