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冲口街道 | 隶属:荔湾区 |
行政代码:440103015 | 代码前6位:440103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0 | 邮政编码:510000 |
车牌代码:粤A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3.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7.29万人 |
人口密度:1970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社区 |
地名由来:
冲口街道因地处冲口涌出口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冲口街道人口数量为7.29万人,位列荔湾区各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位。
基本介绍:
冲口街道地处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南部,东临珠江,南达鹤洞路,西至地铁一号线西塱总站,北以下市涌出口为界。辖区总面积4.2平方公里,沿江滨水带西起下市涌、东至鹤洞大桥全长2.4公里。总人口约4.9万人。冲0通枢纽地位彰显。“两横两纵”、“东南西连”的城市道路框架已基本建成。(两横:芳村大道、花地大道;两纵:花蕾路、浣花路;东连海珠区,南接番禺区,西通佛山市)。
辖内河涌纵横,同时拥有“珠江岸线”和“水网交织”的优势。水是冲口的灵魂和命脉,是冲口生生不息的福源。随着“白鹅潭经济圈规划方案”加紧实施,冲口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街道紧紧围绕打造“广佛之心”战略目标,按照“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
文化旅游:
聚龙村又名邝家村,在光绪五年(1879年)由一批祖籍台山的邝氏华侨买地而建。聚龙村坐落在冲口街陇西与招村之间,村口正对一湾河水,整修过的河岸两边古榕蔽日,仍带有田园风光。聚龙村现占地5200
历史沿革:
1949年11月,设冲口乡。
1954年3月,设冲口镇人民政府;同年6月,并入芳村镇。
1961年10月,成立冲口街道。
1962年5月,撤销冲口街道;同年7月,并入芳村街道。
1987年1月,再次成立冲口街道。
2005年,随芳村区并入荔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内有鹤松里居民区,寓意居民延年益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位于原沙涌村,村旁有一条沟涌,沟涌多泥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相传在清代道光年间,此地祖传名医邓大林乐善好施,对付不起诊金的贫困人家只要求其栽种一颗杏花树,久而久之,此处杏树成林,称“杏林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相传清代有一口周边用石块砌成的水塘,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冯姓兄弟在该处合建房屋,故名。1987年,由接龙里居委会分拆成立,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荔湾区冲口街道聚龙村 聚龙古村位于广州荔湾区冲口街垅西与招村之间,村内主体建筑建成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全村分成…[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位于原罗涌村,村中曾有盛产螺的涌,取名“螺涌”,后逐步演变“罗涌”,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位于原坑口村,建村在沙坑坑口旁,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内有汇兴直街,故名。2002年,墩头居委会并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内有怡康园小区和华丽苑小区,故名。自成立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