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鱼珠街道 | 隶属:经济开发区(黄埔区) |
行政代码:440112003 | 代码前6位:440112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0 | 邮政编码:510000 |
车牌代码:粤A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6.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6.73万人 |
人口密度:1085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社区 |
地名由来:
鱼珠街道因境内鱼珠圩而得名;鱼珠圩因圩东面有座鱼山(现扯旗山、黄埔港务监督信号台处)延伸到珠江河边的端部,故称“鱼珠”。
荣誉排行: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鱼珠街道人口数量为6.73万人,位列黄埔区各街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9位。
基本介绍:
鱼珠街位于黄埔区西部,所辖范围:东起荔香路,西至深涌涌以东,南濒珠江,北到珠江稀土有限公司。
二、面 积
行政管理面积9.11平方公里,有耕地700亩,山林地1120亩。
三、人 口
下辖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64个居民小组。截止2009年底,户籍人口为26455人。
四、鱼珠由来
鱼珠街是由鱼珠墟发展起来的,鱼珠约在100年前建墟,因墟东面有座鱼山(现称址旗山、即现在黄埔港务监督信号台处),鱼山伸延到珠江河边的端部,称为“鱼珠”。鱼珠是千年名墟,在明清时期曾一度被誉为羊城八景之一——东海鱼珠。
五、鱼珠街历史沿
文化旅游:
蟹山炮台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鱼珠街港前路蟹山公园内。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夏,是中法战争结束之际两广总督张树声等奉旨为加强长洲要塞的防御力量而督造完成的。炮台尚存有巷门、巷道、藏兵洞、炮池
鱼珠炮台位于广州黄埔鱼珠(现在黄埔区港务监督站内)。山顶上有3所近代炮台。当时山岗形似一条鱼,在鱼口前有1块岩石,圆如珠,故称鱼珠炮台。因开路,其中1个炮位已填平,现仅存一大一小。炮台大门面
振子彭公祠位于鱼珠街茅岗社区西华大街。据村民介绍,建于明代,2000年重修。坐西朝东,三间三进,总面阔15米,总进深35米,建筑占地总面积525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
历史沿革:
1953年,设鱼珠镇。
1956年,撤鱼珠镇,并入黄埔港街道办事处。
1985年10月5日,成立鱼珠街筹备小组。
1986年,成立鱼珠街道。
莺岗社区位于广州市黄埔区莺岗生活区篮球场边(生活区小餐厅一楼),辖区面积约1.8平方公里,东至丰乐北路,南至广本1路,西至成套仓,北至姬堂大塘桥桥头。…[详细]
天虹社区居委会位于黄埔区茅岗路792号大院内,与茅岗社区相邻。东至茅岗路,西至塘口北加油站,南至中山大道,北至西华海军路,与茅岗社区呈交叉地段,地形复…[详细]
瓦壶岗社区临近瓦壶岗公园并以该公园得名。社区成立于2000年4月,管辖范围包括大沙地西1号—77号、鹤林苑生活区、锦田花园等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社…[详细]
鱼木社区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鱼珠北街124号之六,辖区面积约 0.8 平方公里,东起蟹山西路,西至广州购件厂,南至共黄埔大道东,北至中山大道。辖区常住人口…[详细]
蟹山社区位于鱼珠街东部,与珠江村交错。北起中山大道,南至港前路,西起中医院,东至荔香路,辖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社区现有常住人口4017人,流动人口…[详细]
鱼珠社区是广州市黄埔区鱼珠街道属下八个社区之一,位于黄埔区和天河区交界处,东至黄埔区黄埔街(即止于黄埔火车站),西到天河区东圃街,南及珠江河,北是黄埔…[详细]
茅岗社区位于广州东部,西邻天河区,东接黄埔大沙中心城区,是黄埔区进出广州市城区的西大门,包括石岗(1个社)、坑田(1个社)、沙井(2个社)、塘口(3个…[详细]
鱼珠街九沙社区位于黄埔大道南侧、珠江之滨。整个社区三面与鱼珠社区相连,南面临江;东临鱼珠码头,西与鱼珠木材市场相接。九沙社区是个渔民村,面积约2万平方…[详细]
金碧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6年,现有社区专职人员11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2人。我社区位于黄埔区中山大道东,紧邻天河区珠吉街。社区占地面积39万平方…[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富颐北社区是广东省广州市经济开发区(黄埔区)鱼珠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鱼珠”是指黄埔境内的珠江中一块露出水面的礁石,由白垩纪红色砂岩和砾岩构成,与海印石、海珠石是同一性质。清代,这块石块处于珠江中,四面环水,随着水涨水落而时隐时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