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拾和村 | 隶属:红草镇 |
行政代码:441502100208 | 代码前6位:441502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660 | 邮政编码:5166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粤N | 行政级别:村 |
荣誉排行:
2021年12月,广东省爱卫会授于拾和村2021年广东省卫生村荣誉称号。
2019年9月,拾和村上榜2018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名单。
基本介绍:
拾和村位于红草镇埔边北面约3公里处,海城至汕尾公路12.5公里。除东北部为竹围山外,其余为平原。由竹围村、仁盛村、新厝村、厦村、东宫村组成。经济以农业为主,兼小量鱼塭养殖、林业和商业服务业。主要农作物品种有水稻、蕃薯、花生。林业以种植马尾松和发展荔枝种植为主。2009年,总人口4170人。
拾和村与五雅村、晨洲村、新村村、三和村、径口村、西河村、青山村、南汾村、梧围村、海梧村、光明村、亚洲村、红草社区、埔边村相邻。
历史沿革:
明朝中期年间,村民从福建迁此建居,属惠州府金锡都十三乡约。
解放后署名十三乡,属红草区。
1968年设东风公社拾和大队,属红草公社。
1989年设拾和管理区,1999年设拾和村委会至今,属红草镇。
周边相关:
拾和村附近有凤山祖庙旅游区、红海湾旅游区、海岸第一山、得道庵、遮浪南海观世音旅游景区、汕尾云山观等旅游景点,有柿饼及青梅、鸟梨、潮汕赤蟹、菜稞、生啫菜、千层糕、姜薯等特产,有凤山妈祖炮会、正字戏、陆丰皮影戏、汕尾滚地金龙、白字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