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冶力关镇 | 隶属:临潭县 |
行政代码:623021102 | 代码前6位:623021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41 | 邮政编码:747000 |
车牌代码:甘P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9775人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9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冶力关是从野林关演变成来。而野林关是以野外森林和关隘组合得名。
基本介绍:
紫坊畔,相传在很早以前,在该地开设过染 ,且地处四条川之发源地,故取名为紫坊 畔。
紫坊畔乡地处陕甘两省交界处,周边毗邻8个乡镇。全乡黄土梁峁多,沟壑纵横,四面被高山所环抱,气候干燥寒冷,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无霜期约120天。耕地面积2.40万亩。海 1683米,属半农、半林、半牧区。古秦直道犹如一条长龙穿越于山岭之间,宋代大顺城、万佛塔古迹犹存。
1995年以来,全乡集资2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架设高低压农电线路200公里,修路70公里,建成了农贸市场,安装了程控电话。农林牧产品丰富,市场活跃,已形成一定规模。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冶力关镇为2023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21年9月,冶力关镇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
2020年11月,冶力关镇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文化旅游:
距临潭县冶力关镇5公里,这里是一个峡谷地带。岩石多姿奇特,洞穴奇形怪状,大小不一。岩石峭壁均成赤色,颇有长江赤壁之神韵。据专家考察定为沙砾岩丹震地貌,岩石上的自然肖像,形态逼真,清晰可见。崖
洮州民俗博物馆成立于2006年,位于临潭县冶力关镇黄龙山,隶属于临潭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博物馆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展厅面积580平方米,馆藏各类文物570件,以
历史沿革:
1949年底至1957年,临潭县第四区(冶力关)管辖。
1958年,临、卓两县合并后,成立冶力关公社,并划杓哇和八角一带地区为该社管辖。
1962年,临、卓两县分开后,名称仍称冶力关。
2002年,撤乡建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冶力关是由原称“野林关”演变而来,(见明驼《李自成陇南突围》)。而“野林关”相传是以野外森林和关隘组合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村边靠后得山坡。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我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1984年命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庄坐落在高山之上,所以得名高庄。村委会以驻地高庄村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葸家庄村是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冶力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岗沟村坐落在山岗之上,而且分布在一条沟壑两边,所以命名岗沟,村委会以驻地岗沟村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侯家寺东边的山上的村庄。1984年将东山生产大队更名为东山村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古代城堡得名堡子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居住在“天池”以下,沟渠两边。水池沟谷,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冶力关镇全名简化得来,因坐落在冶力关镇主街道,起名关街,村委会以驻地关街村而得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