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华镇 | 隶属:华亭市 |
行政代码:620881102 | 代码前6位:620881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3 | 邮政编码:744000 |
车牌代码:甘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33.0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17万人 |
人口密度:约9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境内曾有西华观古建筑,故取此名并沿用至今。
基本介绍:
西华镇地处华亭县西部关山脚下,东与华亭县东华镇毗邻,南与华亭县上关乡、安口镇接壤,西与华亭县马峡镇及天水市张家川县相连,省道泾甘公路横穿全境。镇政府距华亭县城7.5公里。全镇辖17个行政村, 86个合作社,5501人,总人口23356人,其中农业人口22981人,全镇总面积233.0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69300亩,其中山坡地面积4290046900亩,人均占有耕地2.9亩。属温带湿润性气候,境内山川兼有,气候宜人。建材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逐年壮大;草畜、药材、核桃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开发规模不断扩大;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2003年财政收入80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45元,乡镇
荣誉排行:
2023年3月,西华镇被授予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2021年12月,甘肃省爱卫会命名西华镇为2021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15年7月,西华镇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
文化旅游:
旧城冶铜遗址位于华亭县西华镇三角城村东南,北至山脚下,南至居民墙根,东、西两侧均至耕地地埂。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距离铜厂沟铜矿址较近,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历史沿革:
1949年以前,为龙眼乡。
1949年以后,改设龙眼区。
1958年,公社化时,建立西华公社。
1983年11月,改为西华乡。
2002年9月,撤乡建镇。
2003年12月8日,麻庵撤乡并入。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位于西华镇东部,距镇政府3.5公里,以古建筑“上亭庙”(后改建为学校)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龚阳村是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西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早年刘姓人家建有水磨而得名刘家磨,简称刘磨。…[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峪民村是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西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西华镇西部塬区,故取此名。1949年10月属龙眼区西塬乡管辖;1956年建立西塬高级社;1958年成立西塬大队,属西华公社管辖;1983年11月,…[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期有王姓家族在此居住且修建寨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早期有有名的青㭎树而取名,后建道观,名为青林观,遂改为青林。…[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十字路,是西华通往上关、南川通往麻庵大路的十字口,后此地有村民居住,故取十民,后改为什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驻地在向阳地带,且处于关口位置,故取此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早期人烟稀少,荒滩遍布,植被良好,遍地杂草,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低洼阴湿、开发较迟而得名新庄洼。1949年10月属龙眼区王寨乡管辖;1956年组建新庄洼高级社;1958年成立新庄大队,属西华公社管辖;1980年…[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境内古建筑“西华观”(已废),故取此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植被和建筑物得名。此地为四面环山的谷地,早期以种植大麻为主,原住居民依山坡搭建茅草小窝棚居住,小草屋遍布山坡,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麻庵乡撤乡并镇后新成立,希望该村村民生活兴旺而取此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