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红古区 | 隶属:兰州市 |
行政代码:620111 | 代码前6位:620111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1 | 邮政编码:730000 |
车牌代码:甘A | 行政级别:市辖区 |
辖区面积:约51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38万人 |
人口密度:约27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街道、4个镇 |
地名由来:
因境内红古城得名。明朝时,红古川有座古城,由于建在川中心,没有水源易攻难守,不适应战略需要,故将城迁筑到现在红古城所在地,遂改名新古城,当年的守将、士兵和百姓多是当地少数民族,由于口音上对“新”字读音不准,误读为“红”,日久天长便形成了“红古城”的称谓,甘肃省人民政府设立红古区时,就以这座古城命名。
基本介绍:
红古区位于甘肃省中部,总面积575平方千米。总人口14万人(2004年)。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730080。行政区划代码:620111。区号:0931。拼音:HongguQu。红古区位于甘肃省中部,是省会兰州市的远郊区,也是著名的马门溪龙的故乡。
红古区历史悠久。秦时属陇西郡,汉朝属浩门、令居、允街三县地;唐朝时属广武县,1960年4月27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兰州市设立红古区。从此,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经过47年的不断建设,红古区已发展成为集煤炭、冶金、水泥、炭素,农业等多种产业并举的现代化城区。现辖有3镇1乡3个街道办事处,区政府驻地1989年7月由原窑街镇迁址海石湾镇,已成为全区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红古区被评选为2023年度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红古区人口数量为14.38万人,位列兰州市各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8位,位列甘肃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67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第2416位。
2017年2月,红古区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历史沿革:
公元前5000至公元前4000年,先民已在今红古区的大通河、湟水沿岸繁衍生息。
夏、商、周、秦至汉初,今红古区为羌戎居地。
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1)汉兵攻打西羌,攻占湟水流域,在今永登县河桥镇一带设张掖郡浩亹县,辖湟水以北地区,今红古区属之。
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设金城郡,辖浩亹等县,今红古区为浩亹县地。
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在今红古区境内湟水北岸一带设金城郡允街县,此为红古区设县级治所之始。
窑街街道办事处位于兰州市版图西部,红古区最北端,祁连山支脉哈拉古山东北麓。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素有“八宝川”、“冶金谷”的美称。周边有鲁土司衙门、妙因寺…[详细]
红古区矿区街道位于红古区西北端,祁连山支脉哈拉古山东北麓,辖区西临大通河、东毗永登县七山乡,现辖下窑、山根、下街、滩子社区四个村,总人口6600余人…[详细]
华龙街道成立于2016年1月,是红古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中心,是一座刚刚兴起的现代化气息浓郁的卫星城,地处甘肃兰州和青海西宁两大省会城市中间,…[详细]
海石湾镇位居红古区政府所在地,是全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举世闻名的马门溪龙化石出土地,也是一座刚刚兴起的现代气息浓郁的卫星城,素有“八宝川龙头”和…[详细]
花庄镇位于红古区中部,东衔平安镇,西接红古乡,南濒湟水河,北依永登县七山乡。总面积302.3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7180.9亩,有15个山台地,总面…[详细]
红古区平安镇位于兰州市以西60公里,总面积138.84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人,因平安村而得名。是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是兰州市5万亩无公害蔬菜…[详细]
红古乡位于兰州市区西郊,东接花庄镇,西连海石湾镇,南临青海省,北与永登县七山乡毗邻,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境内气候温和,水源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自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