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水阜镇 | 隶属:皋兰县 |
行政代码:620122105 | 代码前6位:62012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1 | 邮政编码:730000 |
车牌代码:甘A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5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661人 |
人口密度:约2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7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水阜镇是以境内水阜河而命名。
基本介绍:
水阜镇位于皋兰县西南部、东接石洞镇,西连中心乡及永登中川镇、南邻忠和镇、北靠西岔镇。东西最宽14公里,南北长35公里,总面积约256平方公里。
水阜乡以境内水阜村而得名。1950年水阜、砂岗属保定区管辖,涝池乡、长川乡属石洞区管辖。1956年为崖川区管辖。1958年10月成立水阜公社,12月划归兰州市安宁区。1962年分为水阜、长川公社。1963年又划归皋兰县,1965年,水阜、长川公社合并为水阜公社。1983年6月改称水阜乡,乡政府驻地水阜村,距县城15公里。
水阜乡属于干旱地区,气候干燥,雨量稀少,风沙多,温差大,年降水量270MM左右,蒸发量达
荣誉排行: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水阜镇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历史沿革:
清时,属皋兰县西北乡水阜河。
1949年,属皋兰县保定区。
1950年,属皋兰县保定区水阜、砂岗2乡及石洞区涝池、长川2乡。
1956年,为崖川区水阜乡。
1958年10月,改水阜公社。
1962年,分为水阜、长川2公社。
1965年6月,长川公社并入水阜公社。
1983年6月,改水阜乡。
2014年,撤乡设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万历年间叫马槽涝池,1947年-1950年因此地多生草本植物彬草而得名为彬草村。村委会以驻地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年前,石涝池沟曾有两个石涝坝,因此而得名石涝池,后来又被称为涝池。村委会因驻地于此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此地清朝时称“小龙岗”,清末因洪水冲击下来的砂石在村头堆积形成一小山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如凤山下清泉六眼,冬夏不竭,出流为水埠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皋兰县石洞区长川乡。1953年属长川乡。1958年成立水阜公社燕儿坪大队。1961年为长川公社燕儿坪大队。1965年为水阜公社燕儿坪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明万历年间居民,从金城移住长川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初年由皋兰县什川镇移居到此地,因当时有一种鹳鸟栖息于此,故起名老鹳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