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蚶江村 | 隶属:蚶江镇 |
行政代码:350581102201 | 代码前6位:350581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车牌代码:闽C | 行政级别:村 |
地名由来:
蚶江,即古为泉州港重要港口,宋靖国年间(1098年)有沈氏居于此地,命名为“沈江”。晋江下游自溜江而下,经法石、圣姑、陈埭岱屿,这一段江称蚶江,是晋江的出海处,明末郑成功于附近设置水操场,命周围军民沿江殖树蚶,蚶江之名由此而来。蚶江村村民委员会,是由蚶江村村民选举产生的,可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村名单发布,蚶江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村名单,蚶江村榜上有名。
基本介绍:
蚶江村为蚶江镇政府所在地。其东连锦里,西接锦江,南与莲埭交界,北临泉州湾。蚶江以江得名,古为泉州湾南的要隘,扼泉州湾的门户。北宋建中靖国年间(1101年),有沈氏居于此地,命名为“沈江”。晋江下游自溜江而下,经法石、圣姑、陈埭岱屿,滨海鱼舟,业于海者以殖蚶,“蚶江”地名由此而来。蚶江是晋江的出海处,其地古多航舟经商。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贸易非常鼎盛。蚶江有18个渡口停泊着亚非众多蕃舶,又有通往泉郡20多公里的商旅大道。泉郡各县在此开设商铺、货栈,街道纵横交错,商业十分繁荣。
蚶江古街沿晋江流向而建,虽历清初迁界,已成废墟,但复界后于遗址重建,宋代遗风犹存。古街全长370米,宽3—5米,
历史沿革:
宋为安仁乡江阴里辖,元明清属二十三都,民国属复兴乡锦江保,1949年属永宁区,1952年属双湖区,1956年属莲塘区蚶江乡;1958年置蚶江大队,1984年改称蚶江村委会,蚶江于1987年年底归属石狮市。
周边相关:
蚶江村附近有宝盖山风景区、石狮姑嫂塔、朝天寺、泉州港古建筑、虎岫禅寺、六胜塔等旅游景点,有永宁太平洋牡蛎、古浮紫菜、甜粿、石狮甜粿、安海捆蹄、红膏蟹等特产,有端午节(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姑嫂塔传说、石狮灯谜、泉州笼吹、泉州刣狮、泉州踢球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