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福建省 > 泉州市 > 南安市 > 石井镇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石井镇

地名:石井镇隶属南安市
行政代码:350583120代码前6位:350583
行政区域:福建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长途区号:0595 邮政编码:362000
车牌代码:闽C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8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9.89万人
人口密度:约119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25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石井”地名,来自境内白鹤山下的一口天然石井,该井水甘美,名闻遐迩。明初江夏侯周德兴巡防海疆时,曾题“石井”二字,镌刻井旁。

郑成功纪念馆
郑成功纪念馆

基本介绍:

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故乡闽南古津石井镇,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最南端,与金门仅距6海里。石井马江是南安市唯一的出海口,也是闽东南海峡西岸的海上对外交通要冲。东隔马江毗邻晋江东石,南临浯江遥对金门,西连龟山与厦门翔安巷东接壤,北与水头交界。全镇陆地面积8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72500多人,外来人口30000多人,旅居海外侨亲和港澳台同胞6万多人。

改革开放以来,石井人民秉承先人艰苦创业的成功精神,围绕建设"现代化港口城镇"的总体目标,立足港口优势,挖掘区位潜力,壮大"石材、石化、航运渔业、新型轻工、旅游"五大支柱产业,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4年,完成工商税收2.26亿元,年

+查看详细石井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国千强镇名单揭晓,石井镇位列第239名。

2024年5月,2024年全国镇域经济500强榜单发布,石井镇位列第263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发布,石井镇位列第238位。

2023年9月,2023年全国五百强镇名单发布,石井镇位列第343。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石井镇上榜。

2021年10月,石井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270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石井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石井镇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石井镇位列第446名。

文化旅游: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为经念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光辉业绩,1962年在其家乡南安市石井镇郑氏小宗祠建“郑成功纪念馆”,1981年在鳌峰山建新馆,馆内陈列郑成功头发、玉袍、靴等重要文物200余件。郑成功纪念馆介

奎霞建筑群

奎霞建筑群位于南安市石井镇奎霞村,年代为清至现代。简介:由奎霞林氏族人于清末、民国、建国初期先后在家乡建造上百座的闽南传统建筑和南洋风格建筑。建筑大多沿东西走向的奎霞古街两侧错落排列,形成了

南安延平郡王祠

延平郡王祠位于南安市石井镇。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诏令迁郑成功灵柩归葬故里南安郑氏祖茔,并建祠祀之。祠坐西南面东北,前临海,后靠鳌石山,沿中轴线自北而南,依次为照壁、山门、大殿,边有

延平王祠

延平郡王祠位于南安市石井镇。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诏令迁郑成功灵柩归葬故里南安郑氏祖茔,并建祠祀之。祠坐西南面东北,前临海,后靠鳌石山,沿中轴线自北而南,依次为照壁、山门、大殿,边有

石井郑氏宗祠

石井郑氏宗祠位于石井镇石井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更多石井镇文化旅游景点>>

历史沿革:

宋朝时期为太平乡崇教里、施兴里。

元、明、清分别隶属四十一、四十二、四十四都。

民国年间置延平乡。

1949年解放后先后编为十一区、十七区,1958年成立石井公社,1984年改为石井镇。

隋代就有人于渔耕生息,唐辟“海上丝绸之路”,宋设“石井津”置“巡检司”,明建“靖海寨”筑“烟墩铳城”,清初是郑成功屯师复台基地之一。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重划归南安县属,民国初设延平乡,后改为石井镇。

石井其有浓厚的历

+查看详细石井镇历史沿革>>

郑成功纪念馆
石井社区

石井社区位于石井镇政府驻地东0.4公里处,以驻地命名。元、明、清属四十三都,民国初为东西保,1943年属石井镇,同年又改为延平乡辖。1949年解放后为…[详细]

苏内村

苏内村概况 苏内村在石井镇政府驻地西北7.0公里处,以驻地命名。1937年为子杨乡苏内保,1949年解放后为苏内村,1958年公社化时期后为苏内…[详细]

下房村

下房村概况 下房村位于石井镇政府驻地西北6.3公里处,以驻地命名。1937年为杨子乡下房保,1949年解放后为下房村,1958年公社化后为下房大…[详细]

联丰村

联丰村概况 联丰村位于石井镇政府驻地以北5.4公里,以驻地村得名。1958年公社化时由埭头、下尾、坊厝、山后等村联合组成一个大队。以联合起来,争…[详细]

院下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院下村概况 院下村位于石井镇政府驻地北4.3公里,以驻地得名。民国年间为院下保,1949年解放初为潮海乡院下村,1958年公社后为院下大队,19…[详细]

促进村

促进村概况 促进村位于石井镇政府驻地以北2.9公里,原为落后队,故取名促进,以示勉励。1958年同三乡、院下、返头、东滨合一个大队。1984年改…[详细]

后店村

后店村概况 后店村位于石井镇政府西北1.8公里,以驻地命名。1949年解放初为和平乡,1958年以后为后店大队,1984年改称后店村委会。村委会…[详细]

三乡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三乡村,因1958年公社化时,以境内张氏三个自然村组合一队,故名。…[详细]

林柄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林柄村概况 林柄村位于石井镇政府驻地西南1公里处。以驻地命名。1949年解放后为和平乡林柄村,1958年公社化时期为林柄大队。1984年为林柄村…[详细]

营前村

营前村概况 营前村位于石井镇政府驻地南0.5公里,以驻地命名。民国年间与石井村同辖于延平乡,1949年解放后与石井村分开,自立营前村。1958年…[详细]

田东村

田东村概况 田东村在石井镇政府驻地南1.5公里处,是以田边、东头二村名取首字命名。1979年由建设大队拆出成立田东大队,1984年改称田东村委会…[详细]

仙景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仙景村,因风景优美,相传旧时为仙人聚居之地,故名。…[详细]

老港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老港村,因古时船在老港溪航行,不能起帆,只能摇橹,以溪称为“橹港”,村名也由此而来,后以粤语谐音改称?港。…[详细]

桥头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桥头村,因旧时建有石桥,村落聚居于桥头,故名。…[详细]

和美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和美村,因村落四面环山,境内一泓如湖、东边濒海、山明水秀,即称湖美,后因闽南方言“湖美”谐音为“和美”。…[详细]

奎霞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奎霞村,因境内奎屿岛上空清晨常有彩霞缭绕,故名。…[详细]

昔坂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昔坂村,原名穑坂,因村东南地势较低,五行缺土,不能兴旺发达,且“穑”与“昔”谐音,改村名称昔坂。…[详细]

古山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山村,原名华表,后因“表”与“婊”同音,村民觉得不雅,明朝年间,以境内石鼓山命村名,取名鼓山,谐音为“古山”。…[详细]

郭前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郭前村,因先祖原居风山谷,后搬至郭厝(现已废)前建村,故取郭厝之“郭”字和前建之“前”字以命村名。…[详细]

杨山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山村,因位于杨子山下,故名。1958年由院前划出自立杨山大队,1984年为杨山村民委员会。…[详细]

院前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院前村,因当地村民建居于资福院前,故名。…[详细]

岑兜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岑兜村,始祖奠基之时,根据山家指点,村名应以“今”为本。因村后有一座小而高的山,取“岑”字,又因村前临海,常水土流失,再取“兜”字,以示坚固,故名。…[详细]

溪东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溪东村,因位于大溪东畔,故名。民国时期为溪东保;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属胜利乡溪东村;1958年后为溪东大队;1984年改为溪东村民委员会。…[详细]

菊江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菊江村,原名菊浔,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因村中出一吏部尚书,名曰李飏虞,观其村向海倾斜,泗水流散,遂发动村民,筑堤开沟,并把村名改为淗…[详细]

前坂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前坂村,因早年村民于山前斜坡之上建居,形成村落,故名。…[详细]

西福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福村,因先祖由金门迁居于此,以“西福”命名,寓意为西迁福地。…[详细]


还有3个地名与石井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石井镇面积相当:
到石井镇必去著名景点

石井镇相关名人

石井镇特产与美食
石井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南安市行政区划:
闁哄啫鎳忛悥鍫曞箹濠婂懎鍋�
返回电脑版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