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莒溪镇 | 隶属:连城县 |
行政代码:350825104 | 代码前6位:350825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7 | 邮政编码:364000 |
车牌代码:闽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8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7万人 |
人口密度:约2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1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地理位置命名。据当地《夏氏宗谱》记载:夏氏先世玉山公,由泰顺莒冈迁徙于此,在大溪边十亩田上聚居,逐名莒溪。
基本介绍:
连城县辖镇。宋属汀州汉源下里,明清为河源里,民国为莒溪乡,1958年设莒溪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388平方公里,人口2万。镇政府驻莒市。辖莒市、莒连、壁洲、小莒、墩坑、墙里、后埔、吴坑、隔口、溪源、乐地、詹坑、厦庄、池家山、罗地、陈地、厦地、高地、太平硋、池家山、坪坑、梅村头21个村委会。竹木资源丰富,矿藏有铁、锰、铜、锡、铀。乡镇企业有造纸、电子、建材等厂,清代即以京庄纸著名。农业主产水稻、柑橘。经济较发达,誉称“银莒溪”。
荣誉排行:
2020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莒溪镇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文化旅游:
璧州文昌阁位于龙岩市连城县莒溪镇璧洲村。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清同治五年(1866)重修,1983年再修。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攒尖顶,穿斗式木构架。一层、二层方形,三、四、五层八
永隆桥位于龙岩市连城县莒溪镇璧洲村。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四墩五孔廊桥。桥长72米,宽5米。花岗岩条石砌成船形桥墩,桥身以圆枕木分七层纵横呈倒梯形迭铺;桥面鹅卵石铺就;桥屋三开间,立2
天后宫位于龙岩市连城县莒溪镇璧洲村。始建于清乾隆末年,清嘉庆初年建成。占地面积440平方米,宫殿式建筑。正殿上斗拱式升顶,八角藻井,设左右厢廊,下厅设戏台。宫内有石雕、彩绘。是我省重要的涉台
壁洲文昌阁,位于福建省连城县莒溪镇壁洲村,为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为第五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时间为2001年1月20日1。壁洲文昌阁的历史年代为清。
历史沿革:
清属36都。
民国年间为灵溪区莒溪乡。
1949年建政时,沿用旧名。
1952年土改时,将辖区划分为莒溪、西厅、上村、大石、田立五个乡,隶属睦源区。
1956年撤区并乡时上述五乡合并恢复莒溪乡,划归桥墩区管辖。
1957年又分为西厅、莒溪两乡。
1958年公社化时两乡合并,称莒溪管理区,隶属桥墩公社。
1984年建立乡政府,同年改为建制镇。
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天井乡并入莒溪镇。
2011年4月苍南县乡镇区划调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地系集市贸易中心,故名。宋属河源下里,明属河源里,1949年前属三民乡莒市保,1949年初为莒溪乡莒溪村,1958年为莒溪公社莒溪大队,1984年乡…[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莒溪罗姓全是莲花祠一瀚公子孙,故名。宋属河源下里,明、清属河源里,1949年前属三民乡为莒莲保;1949年后属朋口区莒溪乡莒莲村,1958年属莒溪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是詹姓居此,后他迁,有张、池、蒋等姓迁入,仍袭旧名。…[详细]
璧洲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莒溪镇西部,东靠莒市、莒莲村,南连新泉镇蕉坊坑自然村,西依朋口镇垂珠坝自然村,北面为丘陵山地,位于美丽的世界4A级自然保护…[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先祖是璧洲人,从峡下沿下莒溪而上,原名为上莒。1974年由峡下大队划出改名为小莒,以示区别。…[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属坑有里,上、下之分,开基者丁姓,在里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三面环山,山形如墙,故名。宋属河源下里,明、清属河源里,1949年前于丁坑、吴坑、后埔等村成立丁联保,属溪坑管辖,1958年划为吴坑大队属莒溪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祖先元末明初从江西迁来在田垅后面较平坦地方建房定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属条长坑,早年吴姓在此开基,故名。宋属河源下里,明、清属河源里,1949年前属墩联保,1949年初属朋口区吴坑村,1959年属莒溪公社吴坑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是邻近各村出入的交叉点,属长形峡谷,方言峡与隔谐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溪源据传是蔡、官两姓人开基,后俞、谢姓迁入,已有500多年历史。以溪水发源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上罗地,蔡姓开基,后新泉凉坑俞姓迁入创业,村庄富庶,农闲时常聚集一班乐队吹弹,二百多年前有一姓徐知县经此,偶听鼓乐喧天,观看景色秀丽如入仙境,乃自…[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前山外地主豪绅在此建庄园,又是附近村庄之中心点,地主在此收租储粮,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陈地原为陈姓自高地陈家垅迁此,故名。宋属河源下里,明、清属河源里,1949年前属三民乡屏中保,1949年后属朋口区厦庄乡,1984年属莒溪乡为陈地村委…[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开基人由高地迁来定居,地势比原住地低,其后裔称为下地,1949年前池陛亮生活富裕,在此建成了几座华厦住宅,遂改称厦地。…[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以屏山各村落中地势居高,海拔1000米以上,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开基始祖姓罗,原名罗地,元末在此开采铁矿炼铁,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与龙岩万安毗邻,地处山谷平地,在上、下峡聚居,故名。…[详细]
太平寮村地处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腹地,海拔1000米,气候温和凉爽,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达94%。有万亩以上的竹林面积和大面积的原始林区,存有红豆…[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均姓池,故名。宋属河源下里,明、清属河源里,1949年前属三民乡屏南保,1949年后属莒溪公社坪坑大队,1989年从坪坑划出为莒溪乡池家村委会,199…[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驻地与龙岩县梅村毗邻,地处溪流上方,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