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通惠街道 | 隶属:綦江区 |
行政代码:500110007 | 代码前6位:500110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142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街道 |
人口数量:约5.91万人 | |
办事处地址:新兴社区登瀛大道5号 | |
下辖地区:6个社区、7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通惠场得名,1930年取互通有无、互惠互利之意而名通惠场。
基本介绍:
通惠街道:辖共同村、亭和村、柏林村、思南村、桥坝村、玉龙村、三桥村等7个村和联惠社区、通惠社区、新兴社区、浸水社区、登瀛社区、新街子社区等6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新兴社区登瀛大道5号。
2019年,调整文龙街道管辖范围,增设通惠街道。调整后,文龙街道与通惠街道界线总体呈南北走向,北起新盛街道与原文龙街道天桥社区、共同村交界处,向南沿共同村与天桥社区、九龙社区、核桃湾社区、文龙社区界线至綦新公路,沿綦新公路、原綦隆公路跨綦万高速公路至长石中路,沿长石中路、通惠大道、长石西路至惠滨一路,接人行步道至通惠河,沿通惠河、双龙路、孟家院互通(沱湾方向)、綦江火车站货场西侧外墙、虹桥路至綦江河结束。界
历史沿革:
2019年12月12日,重庆市綦江区部分镇街行政区划调整,增设通惠街道。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从前老火车站处有一码头,人们在此贸易来往形成一个街市,故名新街子。…[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所在行政区为通惠街道得名,取“互通有无,互惠互利”之意。2001年成立通惠社区,历史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处于联惠故而得名联惠社区。1949年前为通惠乡第一保。1951年建镇为联惠村。1958年命名为新联大队。1962年复名联惠大队。1968年更名为向阳…[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境内一石壁间有泉水浸出故名浸水社区。1949年前为通惠乡第四保。1951年建政为浸水村。1958年命名为浸水大队。1968年更名为新庆大队。1975…[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54年取“欣欣向荣”之意,故名新兴。…[详细]
区划代码:~02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原为登瀛公社第一大队,后因处于登瀛场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桥坝,故名。1935年至1949年属登灜乡第四保。1951年命名四坪村。1958年为六四坪大队。1981年更名桥坝大队。1984年改为桥坝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原为登瀛公社六大队,后以境内玉皇宫和龙坝两地首字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桥村是重庆市綦江区通惠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思南坝故名思南村。1949年前为通惠乡第五保。1951年建政为思南村。1958年命名为思南大队。1968年更名为光华大队。1975年复名为思南大…[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柏林湾故名柏林村。1949年前为正自乡第十二保。1951年建政为柏林村。1958年为观音管理区柏林大队。1961年属通惠公社。1968年更名为灯…[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后亭子山的人民过着幸福生活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初由原四个保各划一部分组成,取“走共同道路”之意,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