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重庆市 > 巫山县 > 大昌镇

重庆市巫山县大昌镇

地名:大昌镇隶属巫山县
行政代码:500237102代码前6位:500237
行政区域:重庆市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23 邮政编码:404700
车牌代码:渝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88.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16万人
人口密度:约167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4个社区、27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大昌镇原名泰昌,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因避宇文秦讳而改名大昌。

基本介绍:

大昌镇位于重庆市东部渝陕鄂三省市交汇处,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幅员面积188.8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46979人,辖3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是小三峡黄金旅游区和巫山北部旅游观光走廊的中心,也是三峡库区最大的三期移民重镇。

大昌镇,位于重庆市东部渝陕鄂三省市交汇处,每年财政收入近300万元,财税返还可支配财力近10万元。特别是移民搬迁后,非公经济和二、三产业出现短期“缺氧”,因此,后期产业扶持迫在眉睫。

大昌镇坐落在长江支流大宁河的北岸,是实施整体搬迁的一个移民城镇,严格地讲大昌镇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清一色的仿古建筑群,它是大昌镇的主体,楼盘高不超过五层;二是完完全全迁移上来的大昌古城

+查看详细大昌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大昌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大昌古镇

重庆市巫山县大昌古镇地处长江以北,大宁河中游、小三峡风景区。从巫溪县城出发,坐船沿大宁河下行两个多小时,新小三峡旅游的终点,依山傍水、绿荫掩映、青墙黛瓦的地方就是大昌古城。大昌古镇古城藏在巫

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

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重庆市巫山县的大昌镇,处在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库区腹心地带,总面积1464.7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1020.59公顷。大昌湖是三峡蓄水后,库区形成的面积较大的湖泊,风景独

双堰塘遗址

时代:商、周至汉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巫山县批次:第一批 双堰塘遗址位于巫山县大昌镇兴隆村5、6社农田内,分布面积100000平方米,是大宁河中游发现的一处重要的商周遗址,1997、199

历史沿革:

秦汉时,为巫县治所。

西晋初年,置泰昌县,隶属建平郡。

北周时,避北周太祖宇文泰讳,改名大昌,置永昌郡,不久废郡。

隋朝时,属信州。

唐朝时,属夔州。

宋太宗端拱初年(988年),改属大宁监。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并入大宁州。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复置大昌县,后废入大宁县。

明成祖永乐初年复置,属夔州府。

《明史·庄烈帝纪》:崇祯十三年(1640年),“张献忠陷大昌,总兵官张令战死”。

清圣祖

+查看详细大昌镇历史沿革>>

江津四面山
灯盏窝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社区所在地原小地名为灯盏窝而得名,该地地形四周高中间低,形似灯盏,故名。…[详细]

邓家岭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社区搬迁修建于邓家岭上而得名,此山岭居民多为邓姓,故名。…[详细]

马家堡社区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境内马家堡而命名。此地马姓居民居多,故名。…[详细]

西包岭社区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境内西包岭而命名。一小山岭形似一只犀牛圈伏在山脚下,原名为犀包岭,后演变为西包岭,故名。…[详细]

兴胜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兴旺发达,胜利前进之意命名。1953年4月,兴胜村成立,隶属大昌镇;1958年,更名为兴胜区队,隶属大昌公社;1961年更名为兴胜大队;1984年更…[详细]

官庄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官庄坝而得名。相传,古时一官员退休后在此平坝修建庄园居住,故名。…[详细]

龙早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由龙洞村和春早村合并新建,各取一字命名。…[详细]

光明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成立时因土改已完成,取前途光明之意命名。…[详细]

洋溪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洋溪河而得名,相传,起阳坝的一只野羊,途经此地曾下河洗过澡,故名。…[详细]

双胜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为双马、兴胜两区队析出一部分合并新建,故从两区队名称中各取一字而得名。…[详细]

洋河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河流洋溪河得名,相传,起阳坝一只野羊,途经此地曾下河洗过澡,故名。…[详细]

龙塘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龙塘坪而得名,境内一山间平地上有一水塘,传说有龙吐水而不枯,故名。…[详细]

七里村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七里桥命名。该地一桥,距离大昌镇七华里,故名。…[详细]

兴旺村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寓意兴旺发达,故名。2004年,由原双兴村和新春村合并成立兴旺村,隶属大昌镇。…[详细]

长胜村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村时,取长期胜利之意命名。1953年4月,长胜村成立,隶属大昌镇;1958年,更名为长胜区队,隶属大昌公社;1961年,更名为长胜大队;1962年,…[详细]

营盘村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营盘岭而得名,早年曾在此山岭驻军扎营,故名。…[详细]

宁河村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大宁河畔而得名。1953年,宁河村成立,隶属洋溪乡,同年9月,增设宁河乡,划归宁河乡;1955年,并入大昌镇;1958年,更名宁河区队,隶属大昌…[详细]

自力村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村时取自力更生之意命名。1953年4月,成立自力村,隶属白果乡;1958年,更名为自力区队,并入大昌公社;1960年,重设白果公社,划归白果公社;1…[详细]

毛坪村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上、下茅坪而得名,将“茅”简写成“毛”命名。境内沿山势有上、下两块平地,茅草较多,故名。…[详细]

公平村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村时取公平合理之意,故名。1953年4月建立公平村,隶属洋溪乡;1953年9月,划归白果乡;1958年,更名为公平区队,划归大昌公社;1960年,划…[详细]

白果村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小地名白果寺得名,该地曾建有一寺庙,名白果寺,故名。…[详细]

白洋村

区划代码:~24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小地名柏杨坪得名,取谐音“白洋”命名。境内一平地上柏杨树多,故名。…[详细]

黄林村

区划代码:~24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小地名黄连垭得名,境内一山垭内黄连树较多,有成片黄连树林,故变“连”为“林”,命名黄林村。…[详细]

马渡村

区划代码:~24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马渡河命名,此河较浅,骑马就可涉水渡河,故名。…[详细]

民寨村

区划代码:~24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民寨命名。此地曾有为躲避抽丁而专修的寨子,群众俗称“民寨”,故名。…[详细]

明阳村

区划代码:~24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成立时取光明向阳之意命名。1953年4月,成立明阳村,隶属白云乡;1958年,更名为明阳区队,隶属白云公社;1961年,更名为明阳大队;1984年,更…[详细]

上马村

区划代码:~25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上马山而得名。此地两座山,山形似马,此山在上,故名。…[详细]

槐花村

区划代码:~25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槐花坪得名。境内一平地有较多洋槐花树,故名。…[详细]

樟树村

区划代码:~25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后湾有一颗数百年树龄的大樟树,从而得名。…[详细]

太阳村

区划代码:~25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太阳垭而得名,早年曾在此山垭打窑烧木碳,原名碳窑垭,后当地人讹传成“太阳垭”,故名。…[详细]

石里村

区划代码:~25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八里村和石家村合并而成,从两村名称中各取一字命名。…[详细]


以下地名与大昌镇面积相当:
到大昌镇必去著名景点

大昌镇相关名人

大昌镇特产与美食
大昌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巫山县行政区划:
閺冨懏鐖堕幖婊呭偍
返回电脑版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