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柏林镇 | 隶属:江津区 |
行政代码:500116115 | 代码前6位:500116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226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51.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07万人 |
人口密度:约13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5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柏林镇曾因周围柏树成林得名柏林场,镇由场名。
基本介绍:
柏林地处江津南部边陲,位于北纬28°37’-28°52’,东经106°32’-106°20’之间,毗邻贵州省习水县、重庆市綦江县,距江津城区83公里,距江津市区90公里,距重庆市中区140公里。全镇地势呈南高北低,海拨高度多在800—1700米之间,最高的蜈蚣坝海拨高程1709米,最低处海拨245米,相对高差在1450米左右。是江津市幅员面积最广的典型的山区农业镇,有江津南大门之称。全镇幅员面积248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71个村民小组、11个居民小组,总人口54869人,其中农业人口48050人。
全镇大部份地区属深丘和浅丘,土壤质地较差,多为黄壤土和紫色
文化旅游:
位于四面山景区双凤场的会龙庄是重庆最大的碉楼,有“西南第一庄”之称。会龙庄坐西朝北,整个庄园占地面积约为2.1万平方米,现存一大一小两碉楼、16座院落和18口天井,1084扇门,共有202个
长沟崖墓群胩代为东汉,位于江津市柏林镇水浒村。长沟崖墓群为重庆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明洪武四年(1371年),江津县划为8乡38里,境域属保安乡。
清初,江津分为3里,柏林属笋溪里;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境域属十二都;清宣统二年(1910年),江津县划为16区,柏林属嘉升乡,乡治设于柏林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撤销联保,设立柏林乡。
1950年,江津县划分为10区,柏林乡属第十区。
1958年9月,柏林乡改为柏林公社。
1984年3月,柏林公社复为柏林乡。
1993年12月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其是柏林镇唯一的社区而得名。1991年成立陀湾居委会,1999年改名柏林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东胜村驻地位于东胜场周围,故名。1950年前后属柏林乡第十四保。1952年为东胜乡东胜村。1958年为东胜公社东胜管理区。1962年为东胜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其境内华盖山而得名。1950年前后属柏林乡第十二保。1952年为柏林乡华盖村。1958年为柏林公社华盖管理区。1962年为华盖大队。1984年为柏林…[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笋溪河流经境内,沉积沙多,故名。1949年前属柏林乡。1951从柏林分出建立沙河乡。1958年为沙河公社。1962年为沙河大队。1984年并入柏林乡,…[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复兴村辖区内有地名为复兴场,故名。1949年前为十二都八甲地名,1951年改十二都八甲为复兴乡,1958年为复兴公社,1983年为傅家乡,1951年…[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寓意当地群众兴盛繁荣,未来生活质量越来越好,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