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顺镇 | 隶属:涪陵区 |
行政代码:500102129 | 代码前6位:500102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8000 |
车牌代码:渝G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1.33万人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大顺镇相传明清时乡人何大顺兴场而得名。
基本介绍:
全乡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69个村民小组,6个居民小组,7635户,总人口24174人。
历史沿革
大顺乡是在2008年5月16日全区行政区划调整中,由明家乡更名而来,是涪陵区三个革命老区乡镇之一。依托于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水利资源、旅游资源、森林资源被列入全区重点打造的革命老区和文化旅游乡镇之一。
幅员交通
区位及便利的交通:与涪陵城相距59公里,与重庆城相隔86公里。全乡公路308公里,硬化路44公里;乡内正逐步形成五个环形公路,交通便利。未来三年,重庆荼园新区至涪陵高等级公路和渝康高速路建成后,至涪陵40分钟车程,至重庆50分钟车程。
文化旅游
丰富
文化旅游:
李蔚如烈士陵园位于涪陵区大顺乡,距涪陵城区55公里,建于1948年,占地10亩。陵园内有李蔚如烈士墓、雕像、陈列室、纪念堂、事迹墙、浮雕墙,展示了李蔚如烈士光辉的一生。陈列室展出有李蔚如烈士
历史沿革:
汉时,已有聚落。
明代,属涪州蔺市里,有明家场。
清代,属涪州长滩里。
清末,属涪州第三区龙潭乡,有明家、大顺2乡场。
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掊陵县第二区(驻马武镇),置有明家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1月,属涪陵县第二区(驻堡子场),置有大顺、明家2乡。
1950年初,属涪陵县第六区(驻龙潭乡),大顺、明家2乡仍置,其后2乡各有多次分并。
1950年7月—1955年,大顺乡先后为涪陵县第十区、大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此地旧时明姓居民居多且政府驻地驻扎于原明家乡而得名,于2009年3月设立明家社区,同时成立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为林音村、永和村合并而成,以原两村各取一字而得名林和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2年五星村、农会村2个村合建一个村,原五星村和农会村中各取其一字,五星村中的星为谐音字(兴)合并为兴农村,建立兴农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有两说:其一、相传明代中期一位明姓官员经此地后建议在此建场,故以得名。其二、此村原有明月寺因解放后破除封建迷信,寺庙被摧毁,后人在此建居村落,故名为明…[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柏坪村是重庆市涪陵区大顺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村境内有一座天宝寺,故得名天宝寺村。…[详细]
新兴村位于大顺乡正北方,与双兴村、柏坪村、天宝寺村相邻。 自然风光优美,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8%;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坐拥李蔚…[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田村是重庆市涪陵区大顺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清代何大顺在此做小生意,后逐渐形成场圩,故名大顺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村境内有一堵石墙而得名石墙村。1949年为石桥村,属明家乡。1958年为石大队,属明家公社。2002年12月将石桥村更名为石墙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有一座清风桥,且村民有高洁的品格,所以取名为清风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