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响肠村 | 隶属:响肠镇 |
行政代码:340828107204 | 代码前6位:340828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56 | 邮政编码:2460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车牌代码:皖H | 行政级别:村 |
地名由来:
响肠指传说古时有个叫周老相公的贤人,云游岳西,路经此地时,突发肠痛,肠胃作响,故名响肠。
基本介绍:
响肠村地处响肠镇中心地带,辖35个村民组,1013户,总面积8.77平方公里(其中山场5992亩,水田2794亩,旱地913亩),村部与镇政府隔河相望,是响肠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交通方便,信息灵通,三条村级水泥路全长18.5公里,有一座小二型农田灌溉水库,库容面积4.5,三条小河呈东西流淌至响肠河,商业店铺129家,个私加工企业6家。
响肠自古修文重礼,建于清末的“惜字亭”、方氏宗祠、胡氏宗祠、吴氏宗祠、大夫第、响肠万家楼古民居就是见证。
响肠村与千佛塔村、请水寨村、金山村、独山村、新浒村、无愁村相邻。
荣誉排行:
2013年8月,响肠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文化旅游:
响肠方氏宗祠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响肠镇响肠村。清康熙九年(1670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坐南朝北,三进两天井。一进祠门,面阔三间,大门位于明间进深二分之一处,形
红三十四师活动地旧址群(胡氏宗祠、金山村王氏宗祠、响肠村王氏宗祠、吴氏宗祠—立德堂、储氏宗祠、王氏支祠)位于安庆市岳西县响肠镇响肠村、金山村,毛尖山乡鹤林村,温泉镇东营村,年代为现代。201
响肠胡氏宗祠位于岳西县响肠镇响肠村,年代为清。2012年10月23日,响肠胡氏宗祠被公布为安庆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36年元月成立岳西县以前此地属潜山县第六区;解放初属响肠乡;1958年9月成立响肠大队,属响肠公社;1959年12月属天堂大公社响肠大队;1969年与彭家大队并为革新大队;1980年改名为响肠大队,属响肠公社;1984年5月公社改乡,大队改村,设响肠村,属响肠乡;1992年撤乡并镇,属响肠镇至今。
周边相关:
响肠村附近有响肠方氏宗祠、红三十四师活动地旧址群、响肠胡氏宗祠、天悦湾旅游度假区、岳西天峡景区、青云峡景区等旅游景点,有岳西翠兰、岳西黑猪、岳西桑皮纸、岳西茭白、锅粑汤、大别山茭白等特产,有岳西高腔、桑皮纸制作技艺(岳西县)、绿茶制作技艺(岳西翠兰)、岳西鼓书、岳西灯会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