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横渡镇 | 隶属:石台县 |
行政代码:341722105 | 代码前6位:341722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66 | 邮政编码:247100 |
车牌代码:皖R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7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625人 |
人口密度:约3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7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河水在此折向西流,立大道上见渡船为横行,得名横船渡,简称横渡。
基本介绍:
石台县横渡镇位于县城以东11公里处,与祁门县、黟县毗邻。2001年8月,经池州市政府批准,撤销原石台县横渡乡、兰关乡,合并组建横渡镇。横渡镇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9413人,总面积174平方公里,是石台县地域面积最大的乡镇。2001年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八七’扶贫攻坚先进乡镇”,2002年被石台县委、县政府授予“2001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乡镇”。
横渡镇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无霜期237天,年均降水1682mm,每年3至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5%。雨量集中,雨热同期,适宜亚热带各种动植物生长。全镇耕地面积4317亩,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境内多山,属深山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横渡镇为2022年度安徽省卫生城镇。
2020年4月,横渡镇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名录。
文化旅游:
怪潭是国家AAAA级景区。皖南石台县有条著名的秋浦河,河水澄碧似秋,两岸风景如画。唐代诗人李白曾数游秋浦河,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秋浦河十七首》,如“山鸡羞绿水,不敢照毛衣”、“千千石楠树,万万
光明组舒氏宗祠位于石台县横渡镇历坝村光明组,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3月4日,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池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周墙体外,北向外延伸5米,南向外延伸
跃进组舒氏宗祠位于石台县横渡镇历坝村跃进组,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3月4日,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池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周墙体外,北向外延伸1米,南向外延伸
烈女墓位于横渡镇鸿凌村向阳组,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墓葬,为石台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包括文物本体,以古墓中心为,东、南、西、北方向各向外延伸2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四至为界,东
古私塾学堂位于横渡镇琏溪村河坑组,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石台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建筑本体。建设控制地带:以文物建筑本体为中心,东、南、西、北方向分别向外延伸1米。
历史沿革:
1952年,始设横渡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横渡公社。
1983年体制改革时,恢复为横渡乡。
2001年8月撤销兰关乡、横渡乡,合并组建横渡镇,至今。
横渡村为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行政村,位于秋浦支流鸿凌河畔,距石台县城东9公里,东邻本镇鸿陵、琏溪村,南连香口村,北接河西村,西交本县仁里镇。 全村共…[详细]
历坝村位于横渡镇中部,距县城16公里,总面积 平方公里,拥有9个村民组,250户,890人,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亩),山场总面积26644.5亩,其…[详细]
横渡镇香口村位于横渡镇西部,与仁里镇毗邻,为石台县城的“东大门” 。全村生态环境良好,秋浦河绕村流淌,省道325线穿村而过。全村辖11个村民组,现有人…[详细]
河西村位于石台县城东部横渡镇,距石台县城9公里处的鸿凌河以西,东邻本镇兰关村,西接香口村,南接横渡村,北交本县仁里镇。紧靠省道325。全村总面积23.…[详细]
横渡镇兰关村位于石台县中部,地处秋浦河上游鸿凌河,S325省道横穿而过,东与七都镇接壤,西南与琏溪村毗邻,是典型的皖南深山区,全村区域总面积24.59…[详细]
琏溪村:位于石台县城东部,距离县城23公里,与黟县、祁门县毗邻,全村总面积2365公顷,其中山场2130公顷、茶园50公顷、耕地42公顷。全村辖7个村…[详细]
横渡镇鸿陵村地处皖南山区,有着“诗之河”美誉的秋浦河源头——鸿凌河穿村流淌,“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就是它的真实写照。 全村位于横渡镇的东南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