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历阳镇 | 隶属:和县 |
行政代码:340523100 | 代码前6位:340523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55 | 邮政编码:238000 |
车牌代码:皖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6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5.15万人 |
人口密度:约92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得胜河古称历水,驻地位于历水之阳,故名历阳,故得名。
基本介绍:
历阳镇,古称亚父城,2000多年前由历阳侯范增所建,东汉时曾为古扬州站所,现为和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巢湖市“明星乡镇”、“十强乡镇”、和“全国精神文明先进乡镇”。全镇总面积164平方公里,辖17个村、8个社区,人口13.3万人,其中城区人口约10万。
历阳镇地理位置优越,北靠近南京,与马鞍山隔江相望。省道巢宁路和滁芜路穿境而过,乘车至合肥骆岗机场、南京禄口机场、芜湖湾里机场均不到90分钟,境内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三条通江河流,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历阳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2000多年前所建的“亚父城”遗址,春秋时期伍子胥渡江的“渔邱渡”和“浣纱祠”
荣誉排行:
2024年5月,2024镇域经济中部100强榜单发布,历阳镇位列第78名。
2024年3月,历阳镇被命名为第六届安徽省文明村镇。
2019年12月,历阳镇入选2019年度安徽省森林城镇。
2016年8月,历阳镇入选第二批安徽省千年古镇。
2013年12月,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确定历阳镇为第六批安徽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蔬菜)。
文化旅游:
陋室—镇淮古街景区地处和城城区,北起陋室公园,南至得胜河畔,全长约2公里,现为国家AAA级景区。和县镇淮古街贯穿着陋室、文庙、戟门、镇淮楼、四牌坊、大京兆、和阁以及文昌塔等著名历史文化景点,
陋室为唐代长庆四年(824),著名诗人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所建。有铭,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并勒石成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
淮楼,又称鼓角楼、鼓楼、谯楼,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境内。始建于南宋宁宗年间(1195-1224年);元末明初,朱元璋驻师和州期间与将领登镇淮楼饮酒赋诗,留下《登镇淮楼》一诗;明朝弘治
万寿塔位于和县历阳镇高庄行政村,距县城5公里又名念徐塔此塔在《直隶和州志》和《历阳典录》上无记载。据传,一说三国时期孙权为其母做寿所建,一说宋代所建;但省文史馆曾考察过,认为三国时期的可能性
清真寺:位于和县历阳镇文昌南路330号。时代为明代。2015年6月5日,历阳清真寺被公布为马鞍山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外5米,建设控制地带:本体外10米。
历史沿革:
前204,建历阳城,又名亚父城。
民国时期,改为宣桂镇。
1949年复名历阳镇。
1949年10月,为历阳区。
1958年10月历阳镇改为历阳公社。
1983年4月,历阳公社改为历阳镇。
龙潭社区位于和县县城西侧,属城乡结合部,总面积1.6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民小组、10个住宅小区,三条县城主干道穿境而过,辖区内有200多家企事业单位…[详细]
华 阳 社 区 简 介 华阳社区位于和县县城中心地段,是历阳镇政府所在地,总面积3平方公里,总户数4800多户,总人口14800多人。…[详细]
朝阳社区简介 朝阳社区成立于2001年12月,辖区面积3、26平方公里,位于和县县城中心地段,学校1个,现有34个居民小区,居民住…[详细]
镇淮社区位于和县东南,是一个典型的居民集居地区,社区面积1.3平方公里,总人口7218人,2131户。社区设有社区党支部、社居委、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详细]
大桥社区概况 大桥社区成立于2001年12月,辖区面积2.75平方公里,东至文昌南路,南至滨河大道,西至龙潭南路,北至历阳中路。社区拥…[详细]
横江社区座落在和城以南的得胜河畔,东邻本镇的东河村,南邻太平村,西邻龙潭社区的花园村,北靠得胜河,占地约2.6平方公里。历史悠久的文昌塔座落在社区东北…[详细]
共义社区位于和县县城西北部,属新老城区结合部,总面积4.55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民小组、15条街道、8个住宅小区,总户数4997户,总人口17490…[详细]
金河社区位于和城东大门,长江之滨,总人口8334人,辖39个村民组,管辖两大公司——渔业公司和航运公司,社区设立一个党总支部,辖四个党支部,共有160…[详细]
白果社区位于历阳镇正北方,巢宁路从中穿过,交通方便,信息畅通,区位优势突出,全社区有12个自然村,共668户,2688人,面积为3.75平方公里。社区…[详细]
城北社区成立于2009年9月,辖区面积6.25平方公里,现有35个居民小区,住户3700户,常住人口10500人,流动人口2100人,辖区单位500个…[详细]
双严社区成立于2009年8月,位于和县县政府新驻地北侧100米,东至鸡笼山路、插花山路,南至海峰路,西至五星村,北至双桥河,辖区面积3.6平方公里。社…[详细]
城西社区位于和县县城西郊,属城边村,2004年与原龙塔村合并。总面积约8.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700亩,村东临和州路、北靠巢宁路。辖43个自然…[详细]
禹锡社区:辖区内有禹锡北路穿过,另有刘禹锡实验学校,刘禹锡为和县历史文化名人,取名禹锡社区。四至范围:东至和州路,南至通江路,西至通江路,北至海峰路,…[详细]
海峰社区:辖区内有地理景观标志“海峰大桥”,许海峰为和县名人,同时兼顾佳源中央城、天都小区对社区取名认同感,取名海峰社区。四至范围:东至龙潭北路,南至…[详细]
大荣村位于和城东门,占地面积17.58平方公里,耕地8320.5亩,59个自然村,54个村民组,2176户,7417人,村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174…[详细]
五星村位于和县历阳镇西北,2004年与原千坝村合并,历来有历阳镇西大门的称号。总占地面积约16000亩,其中耕地面积8000多亩,紧靠巢宁路边,辖45…[详细]
历阳镇胜利村位于和县历阳镇西北部,巢宁路以南,西马河以东,紧邻西埠镇,2001年由原胜利、练舟两村合并而成。全村下辖16个自然村,32个村民组,共81…[详细]
东河村地处和城东南角,东邻长江,西处和城,南与黄墩接壤,北是得胜河。 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是长江中下游无公害蔬菜的发源地,每年产蔬菜约…[详细]
和县历阳镇沈家山村位于和城最南端,东至黄墩村,南至太阳河,西至运粮河,北至太平村。辖区距和县县城仅4公里。全村面积9平方公里,有34个自然村,农户1…[详细]
万寿村:位于和县县城西南两公里得胜河畔,由桃花、大邢两村合并而成。境内有著名的万寿塔古迹。村辖19个自然村,44个村民小组,共996户,总人口3772…[详细]
历阳镇太平村位于历阳镇中南部,紧临和城,得胜河南岸,东至黄墩村,南至沈家山村,西至戚镇村,北至龙潭社区,辖区总面积3.8平方公里。盛产无公害蔬菜,八十…[详细]
黄墩村概况 历阳镇黄墩村位于和城南,东临长江,西靠和沈路,南接江北大港,长江岸线长5.8公里。属长江冲积平原,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地理…[详细]
兴圩村简介 兴圩村位于和县县城西南部,南有太阳河、北有得胜河、西有八字河、东邻万寿村。总面积4.13平方公里,下辖22个村名小组、总人口85…[详细]
清佛村地处历阳镇南端,与姥桥镇接壤,由原联合乡浏塘村和清佛村合并而成,面积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69亩,全村人口3871人,共1006…[详细]
戚镇村位于历阳镇西南边,东至太平村、沈家山村,西南与清佛村交界,东南至姥桥镇,北至望江村,面积约7.5平方公里。由原戚镇村、复兴村及原高庄村、孙赵葛村…[详细]
和县历阳镇望江村地处历阳镇西南面,东、北分别于历阳镇戚镇村与兴圩村接攘,南接和功路,西于西埠镇娘娘庙村相邻,西面丰山河,北面太阳河环村而过。现望江村是…[详细]
龙华村成立于2006年5月,辖区面积7.26平方公里,现有25个自然村,住户1612户,常住人口6183人,流动人口3122人,学校3个,卫生医院1个…[详细]
俞建章(1898~1980),字端甫,和县历阳镇人。著名的地层生物学家和教育家,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俞建章生长在贫寒塾师兼中医的家庭里,13 岁时,他在和县城东两等小学毕业后,考入和州中学,因家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