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贵池区 | 隶属:池州市 |
行政代码:341702000000 | 代码前6位:341702 |
长途区号:0566 | 邮政编码:247100 |
车牌代码:皖R | 行政级别:市辖区 |
人口密度:242人/km2 | |
辖区面积:253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1.53万人 |
地名由来:据传,南北朝时,梁昭明太子游石城,因食秋浦之鱼,赞赏水好鱼美,遂誉其水为贵池水而得名,又传,昭明太子爱这里的山和水,称山曰:“秀山”,称水曰:“贵池”。遂誉其水为贵池水而得名。区以此得名。
2022年8月,贵池区九华天池园区被认定为2022年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
2021年12月,贵池区入选首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
2021年11月,贵池区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县(区)。
2021年9月,贵池区被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贵池区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06月,贵池区被纳入2021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名单。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贵池区人口数量为61.53万人,位列池州市各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位,位列安徽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8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77位。
贵池,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北临浩荡长江,南接雄奇黄山,东与铜陵襟连,牵携举世闻名的国家5A级风景区佛教圣地九华山,是池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251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7万人,辖9个镇、11个街道,是全国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山水园林城市、安徽省文明城市,2019年10月,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贵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贵池撤县建市;1994年6月,贵池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2000年12月,贵池撤市建区。诗仙李白曾“五游秋浦”,留下了《秋浦歌》等瑰丽诗篇;晚唐诗人杜牧曾任池州刺史,写下了《清明》等诗文佳作,民族英雄岳飞登临贵池齐山,留下“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之名句。贵池被誉为“千载诗人地”,秋浦河被誉为流淌着诗的河流。贵池傩戏以其丰富的内涵,古朴的表演,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池,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显著。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横贯全区76公里,常年通航5000吨级船舶,属国家一级航道,可建一类口岸港口码头。国家二类口岸池州港是长江干线重点港口之一,被国务院批准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达1800万吨。沿江高速公路、铜九铁路和宁安高速铁路穿境而过,池州九华山机场建成通航,池州长江公路大桥2014年初开工建设,2019年8月31日正式通车。
贵池,资源丰富,物产极其富饶。肖坑绿茶、高坦翠微、梅村板栗、西山焦枣,棠溪香菇、秋浦花鳜等远近闻名,其中不少为古时贡品。境内富藏金、银、铜、铁、锰、铅、锌、煤、硫、石灰石、花岗石、大理石、白云石、方解石等30多个品种,不仅品质优,而且储量大。
贵池,特色浓厚,生态环境优美。有华东第一洞之称的大王洞、省级风景名胜区齐山—秋浦仙境、全国唯一以村建志的千古杏花村、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村霄坑、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十八索,缠绕于清溪河上的万罗山、大山深处的大峡谷、城市之畔的平天湖水上世界、城市中间的秀山门博物馆以及清溪河、秋浦河河上漂流等景区景点看不尽,品不完。
历史沿革:
贵池,皖南山区的古老县之一。
春秋时属吴国地,战国时并于越。
西汉元始二年(2),建石城县(今殷汇镇灌口),属扬州之丹阳郡。
隋,开皇九年(589)废石城县入南陵,十九年(599)复析南陵西五乡并石城故地置秋浦县,治所石城,属宣州。
唐永泰元年(765)为池州治。
五代吴顺义六年(926)迁县治于贵池口,改名贵池县。
元属池州路。
明、清属池州府。
1913年1月8日废道府州,贵池县隶属安徽省。
1914年贵池县隶属芜湖道。
1928年撤销道的建制。
1932年再次直隶安徽省。
1932年10月至1942年,贵池属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9年后贵池县属皖南区池州专区,1952年1月30日,属安徽省安庆专区。
1965年7月,属安徽省池州专区。
1980年元月再次属安徽省安庆地区。
1988年国务院批准安徽省调整安庆地区行政区划,复置池州地区,同时改贵池市,属池州地区,其辖境不变。
2000年地改市,池州地区改为池州市,同时改贵池市为贵池区,属池州市。
池阳街道
池阳街道成立于1992年,位处安徽省池州市城区长江路以西,百牙路以北,辖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辖有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居户3.6万户,人…[详细]
秋浦街道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片主城区、西南城郊,北邻长江,辖10个社区、5个村,6.5万人口,区域面积50平方公里。秋浦交通便捷,沿江高速、铜九铁路、3…[详细]
里山街道地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地处池州南大门,邻城近郊,亦山亦湖,辖区面积203平方公里,12个 村委会,2个居委会,301个村民组,39497…[详细]
江口街道办事处因境内有上下江口得名。上、下江口是当地两个村庄分别坐落在长江夹江的西、东位置,故名。
地理位置 东经117°31ˊ~117°36ˊ,…[详细]
马衙街道现辖8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60平方公里,总人口38550人。全处2009年财政收入达1719万元。
马衙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详细]
墩上街道位于池州市贵池区东部20公里处,东与青阳县接壤,南与九华山毗邻,地处池州市“一主一副一区”城市格局的中心地带。全街道国土面积近200平方公里,…[详细]
“人杰地灵梅龙镇,镇踞江边一条龙,龙飞凤舞齐腾飞,飞腾巨龙奔前程”。这首接词诗,可以说概括了梅龙的主体形象和内涵。梅龙街道是安徽省百家小集镇之一、池州…[详细]
秋江街道办事处于2007年2月正式组建,由原驻驾乡、阮桥乡、高脊岭乡撤并而成。街道位于长江南岸,东临秋浦河,北临黄金水道长江,与池州市区一衣带水。全街…[详细]
池州市贵池区杏花村街道于2010年6月8日正式成立,位于池州市主城区西北部,是池州市中心地带。东起长江路,南起秋浦西路,西至秋浦河,北至长江,面积24…[详细]
清风街道成立于2010年6月,东临平天湖风景区,北靠长江黄金水道,西抵长江路,南接秋浦路。办事处驻沿江社区和泰星城小区,辖区面积10.8平方公里。街道…[详细]
清溪街道成立于2010年6月,位于贵池区主城区南大门,辖区面积46.5平方公里,辖5个社区和1个村,人口1.4万。区位优势非常突出,是您毫无疑问的投资…[详细]
池州市贵池区殷汇镇是秋浦河畔一颗璀璨的明珠,素以历史悠久,风光旖旎,交通便利,商贸发达而著称。位于池州市西南28KM,318国道穿镇而过,211省道源…[详细]
牛头山镇位于池州市贵池区西部,距市区43公里。东连殷汇镇,西接东至县,南邻唐田镇和铜陵市效区铜山镇,西北与安庆隔江相望,东南枕秋浦河,素有“贵池西大门…[详细]
涓桥镇位于池州市西郊,距市区15公里,因古代民谣“涓水河上古石桥,风吹雨打不动摇”而得名。318国道东西贯穿全镇15公里,清溪河、秋浦河分别沿东、西流…[详细]
梅街镇前身桃坡乡。很早以前,桃坡下首全是一片坡地,并栽有满坡桃树。古人曾以此作了“桃放三月,坡平十里”的对联,后人因此取名“桃坡”。解放初是乡的建制,…[详细]
梅村镇地处国家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池州市贵池区南部,被省科技厅授予“安徽省高效与持续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区”称号,东与九华山相望,南与石台县接壤,距市区…[详细]
池州市贵池区唐田镇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位于亚洲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国家级野生珍禽保护区——升金湖畔,贵池、东至、石台三县(区)交界处,距池州市中心50公里…[详细]
牌楼镇位于国家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池州市贵池区西南50公里处,地处东经117°13′—117°32′,北纬30°17′—30°24′,现辖12个行政村…[详细]
乌沙镇位于池州市贵池城西,是长江中下游南岸一个古老而又新兴的滨江城镇,是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的中心镇。自清光绪七年(1881年)置镇至今已有120余年…[详细]
棠溪镇位于池州市贵池南部山区,南面分别与石台县的七井、贡溪乡毗邻,东面分别与青阳的阳陵、南陵及九华山二天门接壤,距市区43公里,现有9个村委会,1.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