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板桥镇 | 隶属:凤阳县 |
行政代码:341126110 | 代码前6位:341126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50 | 邮政编码:239000 |
车牌代码:皖M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4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52万人 |
人口密度:约31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最初因境内河流上东西结木为浮桥渡水,故称河流为板桥河,镇借其名,得名板桥镇。
基本介绍:
板桥镇地处凤阳县城东北约14公里处,辖15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委员会,全镇总人口6.5万人,其中建成区人口1.9万人。镇域面积146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万亩。辖区内共有中学3所,小学18所,幼儿园14所;板桥镇中心卫生院属于一级甲等乡镇中心卫生院,下设板桥车站、二铺两座分院和18所村级卫生室。
板桥镇东临花园湖,南靠总铺与合蚌公路相接,西达濠河与千年古镇临淮关毗邻,北依淮河与五河隔河相望。内有京沪铁路,淮河黄金水道,省道S307线穿境而过向东12公里与G104国道相交,宁洛高速公路横贯境内且留有出入口。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
晏公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板桥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潘家庄西岗遗址位于凤阳县板桥镇,时代为秦汉,类别为古遗址,面积为300000平方米。为凤阳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凤政[2016]6号。保护范围:遗址区域边缘四周外放东、西各50米;
历史沿革:
1944年,凤定嘉抗日民主政府设鹿塘区,辖安乐、浙塘(今均在板桥境内)乡。
1949年10月,凤阳县临淮市辖板桥乡、浙塘乡。
1952年,两乡属凤城区。
1953年,划归花园湖区。
1958年,成立板桥公社。
1961年,设立板桥区,板桥公社属板桥区管辖。
1982年,板桥公社改称板桥乡。
1992年,设板桥镇,李二庄、洪山2乡并入板桥镇。
2007年,二铺乡、板桥镇整建制合并,设立新的板桥镇。
板桥社区有人口5617人,27个村民组,1195户,耕地面积5616亩,是由原南寇、板桥、车站三个村合并而成。是现在板桥镇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村级单位…[详细]
现在的二铺社区是由原二铺村和查潘村合并而成,共有村民小组17个,918户,3833人,耕地面积:7760亩.…[详细]
现在的岗子社区是由顾圩村和岗子村合并的,现居委会驻地在岗子,合并后有村民小组14个,849户,3123人,耕地面积4349亩。…[详细]
现余湾村是由原小王村、余湾村、陈湾村三村合并而成的,现有村民小组16个、799户、3062人、耕地面积4622亩。…[详细]
现何铺村是由原岗郑村、何铺村合并而成的,现有村民小组18个、871户、3629人、耕地面积8110亩。…[详细]
现周良村是由原周良村、石家村、马圩村三村合并而成的,现有村民小组21个、1153户、4595人、耕地面积9040亩。…[详细]
现水平村是由原山许村、水东村、水西村三村合并成的,现有村民小组22个、1208户、4345人、耕地面积7705亩。…[详细]
现桥西村是由原小店村和桥西村合并成的,现有村民小组21个、763户、3301人、耕地面积5896亩。…[详细]
中心村有人口3043人,16个村民组,966户,有5406亩耕地。由原中心村、上徐村合并而成。…[详细]
晏公新村有人口2575人,17个村民组,828户,有3741亩耕地。由原晏公村、杨湾村合并而成。…[详细]
古城村有人口2434人,9个村民组,721户,有3104亩耕地。…[详细]
濠光村有人口3418人,14个村民组,939户,有2819亩耕地。由原濠光村、上李村合并而成。…[详细]
浙塘村有人口2181人,14个村民组,650户,有4376亩耕地。由原浙塘、张塘村合并而成。…[详细]
双碑村有人口3205人,18个村民组,920户,有4040亩耕地。由原立新村、双碑村合并而成。…[详细]
淮东村有人口2148人,15个村民组,622户,有4378亩耕地。由原淮东、东风村合并而成。…[详细]
头铺村有人口2739人,18个村民组,705户,有4461亩耕地。由原头铺村、雷湾村合并而成。…[详细]
罗刘村有人口4048人,27个村民组,1006户,有7614亩耕地。由原l罗刘村、新寨村、涧东村合并而成。…[详细]
安乐村有人口3308人,19个村民组,818户,有6192亩耕地。由原安乐村、秦塘村合并而成。…[详细]
李莹莹,国家队中国女子赛艇运动员,凤阳县板桥镇人。2006年9月,李莹莹进入凤阳县中都青少年俱乐部跟随教练孙爱飞学习武术散打,在两年的训练中,她刻苦认真,有股不服输的精神,表现出了坚韧的意志品质,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