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珠街彝族乡 | 隶属:昌宁县 |
行政代码:530524207000 | 代码前6位:530524 |
长途区号:0875 | 邮政编码:678100 |
车牌代码:云M | 行政级别:乡 |
人口密度:54人/km2 | |
辖区面积:28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5万人 |
地名由来:古名"猪街”,以“十二生肖”纪日集市得名,后雅化为“珠街”。
2022年2月,云南省爱卫办命名珠街彝族乡为2021年度云南省卫生乡镇。
" 昌宁县珠街彝族乡位于昌宁县东北方,地处三州五县结合部,东与大理州巍山县接壤,南与临沧地区凤庆县诗礼乡相连,西接昌宁县苟街乡,北与大理州永平县和漾鼻县毗邻,乡政府驻地地距昌宁县城112公里。全乡国土面积280平方公里,辖10个村委会,140个村民小组。境内群岭纵横、梁峁起伏,黑惠江穿境南下,气候海拔落差较大,最高海拔2640米,高海拔山区森林覆盖率较高,丹山碧水;最低海拔1100米,低海拔区气温炎热,全乡年平均气温17.2度,平均降雨625毫米。全乡有耕地27764亩,均为山地。
珠街乡有彝、苗、傈僳等多个世居少数民族,2002年未,全乡总人口14969人,其中彝族13484人,苗族503人,傈僳族70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4%。珠街乡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农业乡,农业是珠街农村经济的命脉。2002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522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366万元,占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的94%。农民人均纯收入894元。全乡有初级中学一所,小学校(点)28个,中小学在校生2138人。由于多民族聚居,珠街乡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积淀丰厚,民间文艺相互交融,底蕴深厚,有奇彩多姿的民族歌舞,特别是彝、苗族“山歌、唢呐”更是精彩绝伦,有传统的民间节日“火把节”。
“九五”以来,珠街乡党委、政府按照“借助外力,争机遇、重基础;深挖潜力、强科技、建支柱、粮、烟、林、畜富彝民兴彝乡”的发展思路,立足乡情,争援挖潜,围绕农民和财政双增目标,不断改善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产业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两个文明”齐发展,实现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珠街乡境内的彝、苗、傈僳等都是喜歌善舞的民族,依托异彩丰呈的民族文化资源,珠街乡民间文艺方兴未艾,三月“潮山节”、七月“火把节”是珠街少数民族同胞传统的盛大节日,节日期间多姿多彩的民族服装和民族歌舞闻名暇迩。
历史沿革:
民国前期,称龙马乡,隶顺宁府。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置昌宁县时设龙马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分设金宝、梓园2个乡,属第五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云龙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并入龙马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恢复云龙乡。
1950年1月,改为云龙区;同年,云龙乡和龙马乡(新街)合并为第五区。
1958年10月,成立永胜公社。
1961年,永胜公社并入老街公社。
1969年,改称为五一六公社。
1972年,复为街公社。
1983年,改珠街区。
1988年,区改乡后称珠街彝族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珠街村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珠街彝族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岔河村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珠街彝族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庆美村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珠街彝族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子堂村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珠街彝族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金宝村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珠街彝族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黑马村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珠街彝族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比此村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珠街彝族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谷满村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珠街彝族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羊街村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珠街彝族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从岗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珠街彝族乡下辖的社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