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田园镇 | 隶属:昌宁县 |
行政代码:530524101 | 代码前6位:530524 |
长途区号:0875 | 邮政编码:678100 |
车牌代码:云M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256平方公里 |
地名由来:“田园”之名,源于“山水田园城市”之意。
2019年3月,云南省科协确定田园镇为2019年云南省“科普小镇”项目实施单位名单。
田园镇位于昌宁县城,有国土面积256平方公里,地理呈山区、半山区和坝区三个梯次分布,海拔1562-2442米;气候温凉湿润,是一个宜粮、宜牧、宜商的农业镇。
田园镇位于昌宁县城,于2005年5月由原右甸、达丙两镇合并而成,有国土面积256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99°36′至99°46′,北纬24°49′。国土面积256平方公里,下设4个社区9个村277个村(居)民小组,2007年末,总人口18432户58906人,其中农业人口11153户41322人。田园镇耕地总面积35632亩,其中旱地10541亩。地理呈山区、半山区和坝区三个梯次分布,海拔1562-2442米;气候温凉湿润,年平均气温14.9℃,平均降雨1253.1毫米,是一个宜粮、宜牧、宜商的农业镇。
历史沿革:
明万历十三年(1586年),设守御千户所。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9年),置右甸通判。
清代时期,属右甸通判。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属右甸里。
民国元年(1912年),右甸镇属右甸县佐;同年,达丙镇称达丙里。
民国十九年(1930年),称达丙乡。
民国二十年(1931年),右甸镇称右甸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称右甸镇。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达丙乡改称达丙镇。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达丙镇改称灯塔镇。
1950年,右甸镇改称城关镇。
1958年,城关镇改为上游公社。
1959年,灯塔镇改为龙泉公社。
1961年,上游公社改称城关公社。
1963年,龙泉公社改为达丙区。
1966年,城关公社改称红卫公社。
1968年,达丙区改达丙公社。
1969年,达丙公社更名卫东公社。
1976年,红卫公社改称城关公社。
1980年,城关公社改称右甸公社;卫东公社改称达丙公社。
1983年,右甸公社改称城关镇;达丙公社改称达丙区。
1988年,城关镇改称右甸镇;达内区改称达丙镇。
2005年5月,右甸镇与达丙镇合并为田园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关庙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宝丰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龙井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文昌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达丙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城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勐廷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新华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右文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九甲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龙泉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四角田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达仁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昌宁县是全国首批命名的核桃之乡,昌宁县栽培细香核桃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是细香核桃的原产地,也是全国细香核桃的主产区,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10万亩,产量1360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