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子一带古称涅地。
“十二邦”时期,涅地属“达域思莫竹喜”领地。
6世纪中叶,雅砻悉补野第30代赞普达布年塞,征服达域思莫竹喜,将其收归治下。
吐蕃时期属约茹的涅东迪,辖区涵盖今隆子县泉景。
9世纪中叶,吐蕃陷入分裂割据,涅地由“雅砻觉卧王”统治。
13世纪萨迦政权时期,在今隆子县加玉乡设嘉域万户。
元至正十四年(1354),帕木竹巴政权时期嘉域万户改为着由万户。
清雍正元年(1728年)噶丹颇章政权在今隆子县境设伦孜宗(即隆子)和加玉谿,称涅域二宗。
噶厦政府时期曾把隆子宗列为山南六个一等宗之一。
1912年,西藏地方政府将隆子宗、加玉谿划归洛喀基巧管辖,此时期隆子宗直属洛喀(山南)基巧。
1956年8月,成立隆子宗办事处,由山南分工委管辖,1959年设立隆子县,属山南专区管辖。
196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隆子宗和嘉玉(加玉)、觉拉两谿,合并设立隆子县。
2016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山南地区,设立地级山南市,隆子县属山南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