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55年(西魏恭帝二年),分郫县南境和江原县东境,始置温江县,属益州蜀郡。
北周(557至581)时,温江县属益州总管府蜀郡。
隋统一中国后,“经正疆理,划分九州”,州、郡、县设置屡有变动。
公元583年(隋开皇三年)悉罢诸郡,以州统县,省温江入郫县。
公元603年(仁寿三年)又从郫县分置,名万春县。
隋大业初省并诸州,改州为郡。
公元606年(大业二年)又省万春县入郫县。
唐初,分天下为十道,实行州县二级制。
公元620年(武德三年)复置万春县,属益州。
公元627年(贞观元年)复改万春县名为温江县,属剑南道益州。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改益州为蜀郡,温江属剑南道蜀郡。
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分剑南道为东、西二节度,改蜀郡为成都府,温江属剑南道西川成都府。
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改郡为州,温江属剑南道西川益州成都府。
五代时,蜀地先后为前蜀、后唐和后蜀辖境,地方政区建置,基本沿袭唐制,温江仍属剑南道西川益州成都府。
1949年12月26日温江解放。
1950年划全川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行署区,与西康省同属西南大行政区,温江属川西行署温江行政区,为温江行政区专员公署治地。
1952年,撤销川西等4个行署区,恢复四川省建制,温江属四川省温江专区(1968年改为温江地区)。
至1979年仍为温江地区行政公署治地。
1959年3月至4月,曾一度将温江并入崇庆县,但因未获批准,为时仅月余即分出复置。
1959年7月1日,双流县并入温江,治地在温江城关镇。
1962年10月20日,国务院决定复置双流县。
同年11月1日,温江、双流正式分置。
1983年3月,国务院决定撤销温江地区,其所属行政区大部划归成都市。
同年7月,温江正式隶属成都市。
1997年,温江县面积227平方千米,人口29.3万,辖10镇。
县政府驻柳城镇。
1999年,温江县辖11个镇、4个乡:柳城镇、和盛镇、通平镇、天府镇、金马镇、公平镇、万春镇、永盛镇、永宁镇、涌泉镇、踏水镇;玉石乡、寿安乡、柳林乡、镇子乡。
2002年4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温江撤县设立成都市温江区,成为成都市特大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9月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24号)批复同意温江区涌泉镇政府驻地由干家店子迁至花土村6组。
辖10个镇,182个村。
2006年10月,成都市政府正式批准温江区的万春镇、金马镇和永宁镇增设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