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第二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创建名单公布,静安区入选。
2024年1月,静安区被北京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
2023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名单,静安区入选。
2023年1月,静安区被认定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022年12月,静安区被认定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2022年9月,全国爱卫办确定静安区为2021年度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
2022年8月,静安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
2022年7月,静安区大宁片区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022年4月,静安区被确定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2022年1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静安区为2021年度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1年10月,静安区南京西路商圈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021年8月,静安区上榜2021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直辖市以及副省级城市市辖区),位列第16位。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静安区人口数量为97.57万人,位列上海市各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1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第255位。
2020年12月,静安区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2020年12月,静安区上榜2020年全国主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排名第14。
2020年11月,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名单,静安区入选。
2020年10月,静安区荣获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17年11月,静安区上榜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2016年7月,静安区荣获2016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19年3月,静安区被确认为2015年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实验主题为理顺社区发展基金运行体制机制,助推社区居民自治。
2007年,中国科协命名静安区为第三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