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掌大遗址位于官桥镇3公里的前掌大村,面积约20尤平方米,西距薛国故城1公里。1978年至2001年,前掌大遗址先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10多次发掘,清理墓葬100多座,累计出土文物两万余件,特别是1994年冬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礼器、兵器、玉器、酒器等被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95年至1998年,又发掘出五座保存完好的大型车马坑,因而轰动考古界,据考古证明,前掌大墓葬群是西周早期薛国贵族基地。
西康留遗址位于滕州市官桥镇西康留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汉。 2006年12月7日,西康留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后公桥遗址位于滕州市官桥镇。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汉。2013年,后公桥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前莱东南墓群位于滕州市官桥镇前莱村。年代为商、周。 2013年,前莱东南墓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坝上遗址位于滕州市官桥镇。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周、汉。2013年,坝上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辛遗址位于滕县县城东南25公里官桥镇北辛村,村北有田名寨墙里,即遗址的所在地。薛河由东北向西南流往北辛村,与其支流(已废弃,仅留故道遗迹)相会合。这里无论是从地形上还是从河流的流向看,都不是支流与薜河相会合,而应该是薜河在此出现的一个分叉,遗址就处于这个薜河河叉上。原始地貌可能不是三面临水,而是一个河心洲。不过,由于河心洲面积较大,遗址只是位于河叉的顶端。由于长年雨水冲刷,北部河叉逐步被淤积堵塞,河心洲也就不复存在。遗址地处平原与丘陵的交接地带,在海拔300米以下,地势相对平坦,总体呈东北高西南低。北辛遗址的地层堆积比较简单,只有四层,但是有的探方缺第4层堆积。第1层为耕土层,厚15-35厘米。第2层红褐色土,土质较硬,内含较多的
大康留遗址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大康留村。遗址共有两处:1号遗址位于村北80米处,薛河故道的西岸,为一河畔高地,南北约80米,宽度不详。沿河岸高约3米的断崖上,暴露出一些灰坑和灰土层,散见一些陶器残片,有鬲足、豆把、瓮口、甑底、黑陶盆残片、罐形器残部等物。2号遗址在村东北约50米处,薛河故道东岸的河旁高地,东西长约80米,宽度不详。该遗址破坏较严重,两处遗址的年代为周代。 2013年,大康留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轩辕庄遗址位于滕州市官桥镇。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夏、周、汉。 2013年,轩辕庄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后掌大墓群位于枣庄市滕州市官桥镇,年代为汉、宋。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渠村堂楼位于滕州市官桥镇,年代为中华民国。2015年6月23日,渠村堂楼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吕楼东北遗址位于滕州市官桥镇,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西周、东周、汉。2015年6月23日,吕楼东北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官桥村南墓群位于滕州市官桥镇,年代为汉。2015年6月23日,官桥村南墓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滕州毛遂墓位于滕州市官桥镇,年代为东周。2015年6月23日,滕州毛遂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韩村遗址位于滕州市官桥镇大韩村东南隅,北临魏河,自东西流。遗址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60米。遗址范围内,地面散见许多陶器、石器残片,采集到石斧、石锛、纺轮、三角鼎足、鬼脸鼎足、鬹足、白陶器残片、黑陶器残片、圆柱形鼎足、罐口沿等物。遗址的年代属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公桥遗址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西公桥村西南约300米处。南侧为著名的西康留遗址,西北距离丰山约400米,西侧为薛河一支流——名曰小魏河。遗址就坐落在两河交汇处的台地上。遗址地形北高南低,平面略呈椭圆形,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200米左右,面积约5万平方米。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王宫遗址位于滕州市官桥镇。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汉。2013年,西王宫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