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胶北街道 | 隶属:胶州市 |
行政代码:370281008000 | 代码前6位:370281 |
长途区号:0532 | 邮政编码:266000 |
车牌代码:鲁B | 行政级别:街道 |
人口密度:438人/km2 | |
辖区面积:7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2万人 |
地名由来:因街道办事处驻地位于胶州市城区北部而得名。
2021年12月,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胶北街道为2021年山东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2011年10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胶北街道2011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胶州市胶北镇地处胶州湾畔,山东半岛南部,东临青岛市区,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3.2万。年平均气温13°C,年平均降水733毫米,无霜期210天。境内均为平原,地域开阔,是“海尔”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有北梁蜜桃11000亩,美国红提葡萄3000亩,反季番茄3000亩。林地覆盖率达40%以上。胶济、胶黄、新沂铁路,济青、环胶州湾、同三高速公路在此交汇,距青岛港40公里,距黄岛前湾港35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35公里。 胶北镇位于胶州市西北部,全镇总面积73平方公里,耕地6.8万亩,辖46个行政村,3.2万人口。距市中心10公里,道路交通四通八达,全市“一环四线”道路建设工程把该镇纳入全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胶州市北二环路在此交汇。胶济高速铁路、京青高速电气化铁路和济青、同三高速公路从镇内经过。
自2000年10月以来,胶北镇按照“农业稳镇,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规划建设了工业区,积极招商引资。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工业区实现了“六通一平三化”。截至2005年6月,园区规模已达到6平方公里,日供水量2万立方米,日供电192000KWH,具有程控交换、数字传输、移动通讯、ADSL宽带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电信系统,形成了五纵五横的团地布局,同时通过多种方式融资,全面绿化、美化、亮化,提高了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
目前,全区共引进内、外、民资项目177个,其中,内资项目62个,外资项目33个,民资项目82个,实际利用内资6.9亿元、外资3786万美元、民资1.2亿元;所引项目中,3个外资项目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2个超过500万美元,8个内资项目过1000万元,青岛地恩地集团一、二期投资2.6亿元,而且呈现出在建一批、筹建一批、投产一批的良好发展势头,形成了食品加工、制造装备、橡胶皮革、针织纺织、家具制造几大产业带动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在突出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果品种植的传统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镇已发展优质无公害蜜桃生产基地15000亩,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大棚3000个,无公害和睦屯西瓜生产基地3000亩,无公害红提葡萄生产基地3000亩。2004年,新成立“和睦屯西瓜协会”等3个农业协会组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54.1元,加快了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玉皇庙村因村东玉皇大帝庙而得名,该村呈现古胶州建筑风格,形成古朴典雅、生态优美、风格独特的乡村生态旅游特色村貌。玉皇大帝庙位于村东部,因殿内供奉玉皇大帝而得名。该庙始建于唐朝初年,并于200
历史沿革:
夏,商时为莱夷之域。
周初属莒、介、计之地。
春秋属齐国。
秦时属胶东郡高密县。
汉属胶东国壮武县。
北魏属长广郡。
隋属胶西县。
唐撤胶西县,并入高密县。
北宋复设胶西县。
明撤胶西县,改称胶州。
明清属胶州建信乡。
清末属胶州庸生区。
1913年,属胶东道胶县。
1931年,属胶县第二区。
1953年,属胶县第九区、第十区。
1956年,属胶县联屯区。
1958年3月,属联屯乡。
1958年属共产主义公社。
1959年改称联屯人民公社。
1984年改称后屯乡。
2002年9月,撤销后屯乡,设立胶北镇。
2012年胶北镇更名为胶北街道,将原北关街道撤销,合并到胶北街道管辖,命名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北关社区是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北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锻压社区是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北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幸福社区是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北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陆港社区是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北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北都社区是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北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9,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濯砚泉社区是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北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2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双松社区是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北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2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联屯社区是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北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2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杨新砚社区是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北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梁戈庄村 村庄由来 相传建村于明朝。庙碑有“棋家庄”的记载,具体来历不详。清道光乙已《胶州志》标梁戈庄,传说清初梁姓成为会首,改村为…[详细]
东庸村 村庄由来 建村年代不详。相传西汉宣帝时儒生庸谭治古文尚书及齐论语处,死后葬于此。村以其姓为名。人口繁衍众多,遂分东、…[详细]
律家庄 村庄由来 建村年代不详,相传已有六七百年,为律姓立村,取名律家庄。后律姓外迁,名称沿旧。道光志已标注。 政…[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三王新村是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北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店子村 村庄由来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具体年月不详),由吴、冉二姓立村;因地处古代赴高密潍县的大道上,以开店为业,沿为村名。 …[详细]
东蔡家寺 村庄由来 建村年代不详。《胶州志》载: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建崇兴寺于州北三十里,即今蔡家寺村。因立村为蔡姓,合以…[详细]
柏兰村 村庄由来 建村年代不详。相传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从南京洼子口迁来定居,因元代武义将军卢琮墓有柏兰木旗杆,借以命村。…[详细]
和睦屯 村庄由来 建村年代不详。有说为明初。道光乙巳《胶州志》标为西石屯(含义不明)。因地势低洼,夏秋涝溢-较多,遂叫做-屯,19…[详细]
泉子崖村 村庄由来 相传建村于元朝(年月不详),因村中有泉四季流水,村座落于泉崖而得名。 政区人口 泉子崖隶属胶州市胶北镇…[详细]
玉皇庙村 村庄由来 建村年代不详。相传清代以前以处为两个村:东叫“乔家庵”,西叫“曲家庄”。清代高密县玉皇庙村从外地运玉皇大帝木像…[详细]
区划代码:~27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桃源村是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北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