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为莱夷之域,周初,东有莒、西有介,莒南迁后为计。
《胶州志、大事记》载:“周武王十三年(己卯)都于计”(计,即计斤,在今胶州南关城子村)。
秦,置黔陬县。
公元529年(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始置胶州,"领东武、高密、平昌三郡,治东武陵,以胶州名始此"(《学古编》),此时治所在今诸城市。
隋,立胶西县。
唐,设板桥镇。
宋,复立胶西县。
至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置胶州于胶西县,领胶西、高密、即墨,即现在的胶州市。
至明清,均称胶州。
民国二年(1913年)改胶州为胶县,1987年2月12日国务院(1987)26号文件“撤销胶县,设立胶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