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内蒙古 > 赤峰市 > 林西县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概况

林西县位于内蒙古东南部,赤峰市北部,地处西辽河上游,大兴安岭南段,是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带,西接克什克腾旗,东邻巴林右旗,南连翁牛特旗,北达西乌珠穆沁旗,辖7镇2乡2街道,4个国有林牧场,104个行政村、645个自然村。户籍总人口22万,其中农业人口14万人,有蒙古族、回族、满族等10个少数民族,是多民族融合聚居地区。幅员面积39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8万亩、林地257万亩、草牧场24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1%。境内有西拉沐沦河、查干沐沦河、嘎斯汰河、巴尔汰河等4条较大的河流。

林西县文化底蕴深厚。在这里,移民文化、红色文化水0融,马背文明、农耕文明相得益彰,有文字记载和文物佐证的历史达5000年之久。锅撑子山保存有著名的细石器文化遗址。大井古铜矿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青铜冶炼遗址,有“北方铜都”称誉。唐代在此设松漠都督府,辽代建饶州,金长城贯穿县境北部。清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放垦实边、移民置县,今年恰逢建县110周年。

林西县红色基因凝重。解放战争时期,林西是冀热辽地区根据地和战略指挥中心,是冀察热辽第一次党代会会址所在地,也是“朱德骑兵旅”诞生地,有“热北小延安”美誉。冀热辽中央分局、冀热辽军区、热河省政府、热北地委、热北专署等领导机关驻扎过这里,留下了程子华、黄火青、欧阳钦、乌兰夫、李运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和生活的足迹。林西人民节衣缩食,全力支援驻扎在这里的党政机关和部队,当时仅有9万人口的林西就有8000子弟参军上战场,为新中国建立做出了贡献。

林西县交通区位渐优。是“锡赤朝锦”经济带上连接赤峰市与锡盟的关键纽带,也是自治区“通疆达海”大通道和俄蒙““一带一路””经济走廊上承接俄蒙资源的重要节点。与北京、沈阳、锦州港、二连浩特等地直线距离都在600公里以内,境内国道303线、丹锡高速和集通铁路穿越东西,国道306线、省道204线连接南北。林西4C级支线机场建成运营后,将在内蒙古草原腹地和北上广等大中城市间建立起便捷的空中走廊。

林西县人民勤劳智慧。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各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求新求变、辛勤耕耘,创造了许多奇迹,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平安建设先进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多项荣誉。

林西县发展势头强劲。是长江以北最大的锡冶炼基地、中国北方最大的甜菜生产加工基地、赤峰地区重要的氟化工产业基地,有蒙东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场。林西工业园区是自治区级“百亿园区”、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十三五”期间,全县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基础保障、脱贫攻坚、创业创新”四大工程,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快车道。

闂備礁鎼崯顐﹀箠韫囨稒鍋夐柛顐f礀缁犺绻濇繝鍌涘櫣闁稿鎷�
返回电脑版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