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3日,根据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有关要求,省文旅厅联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等单位,确定了首批14家AAAA级和第二批133家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拟入选名单。 |
上安村位于阳曲县城正北5公里处,从县城进村仅有10分钟,隶属黄寨镇官圪垛村,北靠2000亩的青草坡,南临2公里长的饮牛沟,东依远近闻名的文庙梁,西傍古老传说的藏宝寨,村史久远,文化绵长,还是阳曲县名寺“不二寺”的主要功德主。上安村有2000年的历史,原名上岸村,因在大禹治水时期,晋阳湖涨潮至此,取名曰“上岸村”。大禹治水成功之后,村里一片安居乐业的景象,后人为图吉祥如意、风调雨顺,故将村名改为“上……。 |
原上、下车河为一村,1942年分村,按居住位置而命名“下车河”。1949年属于上寨区,1958年属于太红公社,1961年属太红公社,1984年政社分社后属红石塄乡,设立下车河村。自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下车河村……。 |
相传此地最早有宋姓户首居,故以姓氏得名宋家沟。1961年为宋家沟生产大队,隶属于宋家沟公社,1973年宋家沟生产大队分为宋家沟、东口子、高家湾3个生产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为宋家村民委员会,隶属于宋家沟乡,2021年乡镇撤并后为宋家沟镇。宋家沟村……。 |
王炭嘴村位于县城东北部约七公里处,地下矿藏以石灰岩和铁矿石为主。全村共有130户、321口人,耕地面积为258亩,劳动力218个。全村人口中以石姓为主,占到全村总人口的64%。近年来,王炭嘴村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不论是在村容村貌的整治和建设还是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先后新建了入村石桥,硬化了入村公路和村里的街道,安装了路灯,建起了农民公园和村民健身广场。2007……。 |
小河村位于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位于城乡结合部位,距市中心仅4公里,北与白羊墅火车站相距一公里,南与太旧高速公路平定出口相距8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小河村群山环境、依坡建村、山势高差使小河村的建筑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山村街巷结构得以保持,许多古建筑依然保留,一派古村落气象,山青水秀,民风淳厚,素有礼仪之乡美称。保持完整的石家花园,堪称我国北方最具特色的大院民居文化,典型的代表了小河村历……。 |
娘子关村概况娘子关村位于平定县城东,地处晋冀两省交界。背靠群峦,雄踞险隘,襟山带水,既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晋冀通衢,商贸集散地,更是景色迷人的旅游胜地。这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素有万里长城第九关和北国小江南之称。自然景色秀丽,田园风光迷人,关塞文化独特,民俗风情灵性,文化底蕴淳厚。被我省授予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AA级景区。娘子关村拥有居民2020人,耕地639.52亩,有企业单位3个,其中石……。 |
横坡 距镇政府南8公里,位于县城年15公里,属丘陵山区,村西官沟河,村东河里河。经济以种植、养殖、交通运输业和劳务输出等为主,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村旅游。近年来,先后投资500多万元,修桥铺路、电网改造、恢复古迹、兴建文体活动场所。全村15公里的道路全部硬化为水泥路,主干街道全面的绿化、亮化、美化,家家户户安装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农户修建安装使用沼气,先后获得“省级园林示范村”和“省级生……。 |
贾家庄村的森林绿化覆盖率41.6%。村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场所齐全、齐备,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而且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内容,每年重大节日都有活动。在村规民约中,对生态文化建设进行了制度化的专门规定,特别是在和谐家庭考核中,进一步的进行量化考核打分,凡是和谐家庭户必须积极的带头参加生态文化建设,凡是违反规定的,将会扣除和谐家庭荣誉以及享受的一切待遇。全村已形成以恒鼎水泥制品和预制构件为主的建材……。 |
1958年至1962年公社化时,属柳林县三交公社前大岭管理区,1962年至1971年改为三交大队,1971年柳林县组建后,改属柳林县三交公社,三交大队,1984年实行乡(镇)村制,改为下三交镇,改为下三交村委会。2000年12月乡镇撤并,下三交镇与原苇园沟乡合并为下三交镇。2002年9月村组撤并,三交、前街、党家沟、沙沟合并为三交村委,属柳林县下三交镇管辖。2020年4月村组撤并,三交行政村与靳家……。 |
振兴村概况振兴村位于长治县东南雄山南麓,东望上党名胜“天下都城隍”,西临陵川,南壤高平,北依雄山,四面环山,风景怡人。离省道长陵线5公里,距县城35公里。近年来,振兴村支村两委干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在振兴新区的大力扶持下,在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按照“统一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建设、配套完善”……。 |
因位于太行山大峡谷中段淅河主流与拐龙沟支流,两条河流在此汇合后,水量陡增,故取村名为大河。1949年—1953年全县为7个行政区时隶属六区;1958年称生产大队管理区;1967年称生产大队革命委员会;1977年称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5年至今称村民委员会;1956年全县分44个乡时隶属桥上乡;1958年隶属桥上人民公社;1984年后隶属桥上乡。同年6月,撤销大河生产大队,设立大河村民委员会。2……。 |
洞头村村情介绍钟家庄办事处洞头村位于市区东南半山区,距市区6公里,历史上因山中有洞,藏在深闺,冠以村名,是一个土地宽、林地多、森林覆盖率高欠发达的山区小村。全村48户人家、182口人,党员6名,现有耕地156亩,林地3200亩,辖区面积3.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58%。是钟家庄办事处人少村小、林地和地域最大的村。因为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河、村落幽静,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是避暑消夏的好地方。洞头村历史……。 |
该村原名飞龙,源于村中古庙石碑,上刻飞龙村。文革期间,庙中一切被毁,石碑不知去向,只剩古庙。据传人们估计,石碑可能埋在庙院中,石碑可能埋在庙院中,碑文无人详知,只知庙为清乾隆年间所盖,以当地山脉走向似一条腾飞的龙而得名。1956年为破除迷信,将飞龙改为飞岭。1949年至1955年属第一区公所管辖;1956年至1957年属府城乡管辖;1958年至1983年属府城公社管辖;1984年设立为飞岭村民委员……。 |
因居住环境和方位得名,村傍绛水,周围林木茂盛,纵横交错,故称林交村。后分为南北两村,本村居南,加方位得名。1918,属二区。1953年,属顺利初级农业合作社,为林交乡辖。1956年,属营里乡(后改称北董乡),顺利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属东风公社辖。1959年,为北董公社,顺利管理区。1961年,称南林交大队,属下裴庄公社。1984年,改称南林交村民委员会,属下裴庄乡辖。2001年,并入北董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