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福建省各市县区地名由来[2]

福建省各市县区地名由来[2]

  明代筑厦门城,意为“国家大厦之门”。相传因地处海道下方,名下门,谐音为厦门,一作夏门。 [详细]
  清顺治七年(1650)郑成功置思明州,取思念明朝之意,1913年由厦门厅改思明县,1946年由厦港区、中心区合并始设区;另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1950年改思明区,以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 [详细]
  1978年设杏林区,因杏林村得名,传明永乐二年河南省固始县周延杉充军至此,见杏树成林成片而命名;2003年改现名,因海沧镇得名,镇因临深阔九龙江得名,宋朝因三面环海得名海口,又因境内有沧江(今九龙江)改海沧;另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因临深阔九龙江得名。 [详细]
  1987年设湖里区,区名取自原湖里大队。 [详细]
  1987年由厦门市郊区改今名,取驻地名为之;因位于大陆边缘、浔江西岸末尾,俗称尽尾、浔尾,方言谐音改今名。 [详细]
  西晋太康三年(282)晋安县析置同安县,1996年设区,以境内有同安寨,取同安共乐之意得名;据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同安故城今同安县治,城南溪有二石,状如鱼色若铜,亦名铜鱼城,县名源于铜鱼城,取城南溪平安之意。 [详细]
  2003年10月由同安县析置,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因其行政建制开始于晋太康三年(282),属于同安县翔风里和民安里,各取一字得名。 [详细]
  取“莆口成桑田”之意,莆田是极具闽越特色的地名,莆是由蒲字演化而来。 [详细]
  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元至元十六年(1279)在兴化路治城区及其近郊设城厢录事司,始有其名;1984年6月析莆田县的城厢镇和城郊公社设区。 [详细]
  1984年析莆田县涵江镇、涵江公社设区,唐贞观元年(627)境内围海造田,筑涵(水闸)排涝,其地称涵头,宋代刘氏初开水心河,始有涵江。 [详细]
  2002年析莆田县中部地区设区,因莆田因盛产荔枝得名。 [详细]
  2002年析莆田县南部地区设区,区境有大小岛屿108个,风景秀美名扬四海的妈祖故里湄洲岛亦在其中,故名。 [详细]
  唐天宝元年(742)改清源县始设仙游县,据《元和郡县志》:仙游山在县西三十里,县因以为名;另据清同治《福建通志》:临川何氏兄弟九人学道于此仙去,故名。 [详细]
  三明名称的由来,有其特定的涵义。在广义上它泛指现今整个三明辖区范围;就狭义而言,则是市区所在地之名,市治所古称三元,历来是沙县境内的一方属地。民国29年(1940年)始置三元县建制。1956年7月,三元、明溪两县合并时,各取两县原名的首字,合为“三明”作为新建县名,并一直被沿用下来。 [详细]
  1940年析沙县、永安县、明溪县置三元县,因设治于三元镇,故名;相传唐朝安氏一胎三子,名龙元、虎元、豹元,英杰著名,故名三元。 [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