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省人民政府下发通知,公布了我省第六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35个镇(村)榜上有名,其中登封市颍阳镇等13个乡镇为河南省第六批历史文化名镇、郑州市上街区方顶村等22个村为河南省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 |
颍阳镇位于登封市最西部,区划面积90K㎡,共有25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213个村民小组,4.8万口人,4.2万亩耕地。东邻登封市君召乡,西依伊川县江左乡,南接汝州市下店乡,北毗偃师市大口乡,登封铁路、豫03公路和少(林寺)洛(阳)高速公路横穿东西,颍(阳)汝(州)公路纵贯南北,地处四市(县)通衢的交通要道。全镇村村道柏油路,供水、供电、通讯、卫生、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备。颍阳历史悠久,人杰……。 |
汜水镇,古称“雄镇”,是河南省荥阳市辖镇。东接七朝古都开封,西连九朝古都洛阳,南有嵩岳名刹少林寺,北依华夏之源黄河,中有汜河水蜿蜒流淌,紧邻铝城上街区,与巩义市交界,陇海铁路、开洛高速公路横贯镇区,310国道贴境而过。全镇总面积58.2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26906口人,绝大部分为汉族,另有少量回族散居。属黄土丘陵地貌,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平均降雨量645.5mm,气候宜人,……。 |
石板岩镇地处林州市西北部,东与姚村镇相依,东南与城郊乡为邻,西与山西省平顺县接壤,北与任村镇相连。全乡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约114平方公里,共有17个行政村,326个自然村,总人口9040人,总户数3000余户。石板岩乡人民政府位于石板岩集镇西北区,“扁担精神”的发祥地石板岩供销社位于集镇中心。境内的太行大峡谷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旅游区,这里群山拱翠,流水……。 |
浅井乡位于禹州市城区西北部15公里处,东邻无梁镇、古城镇,南连朱阁乡、顺店镇,西接苌庄乡,北界新密市、新郑市,总面积112平方公里,为禹州市面积最大的乡。境内以山地为主,建材石料、煤炭、石英沙、铝矾土资源丰富,建材企业众多,畜牧业和旅游业发展迅速。全乡辖23个行政村,186个村民组,30877口人。 特色产业:1、矿产资源丰富,煤、石灰石、石英砂、铝矾土、黑毛土、红毛土、碱土、陶土、铜、铁等资源。……。 |
花石乡位于禹州市西北部,距市区22.5公里,南与顺店相接,北与登封毗邻.全乡面积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6748亩,辖33个行政村,268个村民组,67911口人,是一个以农业经济繁荣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的农业大乡。花石乡境内交通便利,许洛路横贯南北,彭花公路穿越东西,已破地动工的禹登铁路、许登高速公路修成后,全乡将形成三横一纵的便利的交通网络。.……。 |
大营镇辖56个行政村,195个自然村,33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36.9平方公里,总人口6.43万人。著名的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就座落在我镇清凉寺村。大营镇历史悠久,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记载。隋唐时曾因市井繁华而有过“双城”之美称。宋徽宗时被钦赐易名为“兴宝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主焦煤、铝矾土、紫砂陶土、铁矿石等10余种,储量大、品质优、易开采。紫砂产品曾畅销海内外,有“北方宜兴”之美誉。汝……。 |
商酒务镇位于宝丰县城西北部,镇政府距县城12公里,东接肖旗乡、南连张八桥镇、西邻前营乡、西北临汝州市,东西宽8公里,南北长9公里,面积62.2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过境河流有石河、净肠河支流桓水、小泥河。1992年撤乡建镇,下辖27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全镇共有4.2万人。 该镇物华天宝,历史悠久,民风朴实,也是宝丰酒的发源地,素有“酒务春风”的美谈。流传着“春风亭”、“春风书院”的千古佳话,……。 |
秣陵镇位于市境中南部,四周与老城乡接壤。辖4个居委会,4个郊区行政村,面积4.79平方公里,耕地2550亩,人口1473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088人。是回族居住较多的乡镇。据史料记载:明宣德三年(1428),项城县旧治从槐坊店(今沈丘县槐店)迁此,长达525年之久。民国时期为城关区,1942年称过一段秣陵镇。1950年,项城县人民政府驻地,亦称城关区。1953年冬,县政府迁水寨后,这里俗称老城……。 |
瓦岗寨乡位于滑县东南35公里处,东临106国道,南临新荷铁路、307省道、阿深高速公路横穿而过,交通便利,全乡总面积55.6平方公里,6.1万亩耕地,系隋末“瓦岗军”发详地。全乡共辖29个行政村,204个村民小组,9721户,现有人口总量38138人,其中农业人口36476人,全乡共有党员1253名,其中农民党员966名。2004年,全乡财政收入2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生活水平进……。 |
汲滩镇位于邓州市东部,东、南分别与新野县上庄乡、王集镇毗邻,西南与腰店乡隔河相望,西与白牛乡交界,北与元庄乡接壤。全镇面积22、8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4900户,22000人,全镇耕地总面积27500亩。农村经济 全镇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经济作物有烟叶、棉花、芝麻、花生、黄豆等。1998年,全镇农业总产值8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100元。蔬菜产业。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6……。 |
一说:春秋时设邑,因其境内有纪念太上老君(老子李耳)景点,地势又高,故称太丘。二说:春秋名犬丘。商设犬丘邑。汉置犬丘县,因“犬”字不雅,明改为太丘县。村以古县名称之。当地地名志采用第二种说法。春秋设犬丘邑。西汉设敬丘侯国。东汉明帝时设太丘县。1941年为太丘乡。1949年复为太丘区。1955年又改为太丘乡。1962年置太丘公社。1968年并入顺和公社。1975年属太丘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乡,属……。 |
据方氏家谱记载,方姓系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迁来,为防兵乱,环村周依山势建寨。以自然地形和宅院房屋建筑为寨墙,设有十二座寨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村子最早取名“方山寨”,因村子地势比周围高,四周沟里的村子就称“方山寨”为方顶。1948年汜水解放,成立方顶农民协会,属成皋县第五区。1951年成立方顶互助组,属成皋县第五区。1952年成立方顶初级社,属成皋县第五区。1954年成皋县和荥阳县合并,成皋县第……。 |
火神庙村是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三川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324104210。 |
村境内有一个斗状泉水井,井口同斗一样大(仍存),且水不干不溢,一直保持一斗容量,人们称之一斗水、故名一斗水村。1958年,设立一斗水生产中队,属修武县人民公社岸上生产大队。1960年,随修武县并入焦作市,属管理区。1961年,成立一斗水大队,属修武县岸上人民公社。1964年,属岸上管理区。1977年,属岸上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一斗水大队,设立一斗水村民委员会,属岸上乡。2014年,属云台山镇……。 |
宋时,此处有佛爷庙、观音庙各一处。明初有移民由山西省陵川县迁来居住,逐渐成村,故名双庙。1958年,设立双庙生产中队,属修武县人民公社南坡生产大队。1960年,随修武县并入焦作市,属南坡公社。1961年,成立双庙大队,属修武县双庙公社。1984年,撤销双庙大队,设立双庙村民委员会,属双庙乡。1994年,属西村乡。双庙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