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古老而又新兴。如果你有机会走进皖西,走进这大别山的深处,你会发觉这里就是你梦寐以求的“桃源仙境”。这里是上古四圣皋陶部族活动场所和聚居地,是皋陶文化的发祥地,故六安又称“皋城”。六安的资源丰富而独特。境内有木本、草本植物3800多种,各类水陆栖生脊椎动物500多种。盛产110多种名特优稀农副产品和1400余种中药材,粮、油、棉、麻、茶,茧、板栗、肉禽、羽绒、水产等产量多数居全省第一,六安瓜片、……[详细] |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部,于苏、鲁、豫三省十一个县市接壤,史有“皖北大门”、“徐南形胜”之称,东临洪泽(湖),西接芒砀(山),南濒涡淮(河),北驾故黄(河);襟蚌埠带徐州,望连云(港)接亳(州)商(丘),处在淮海经济区腹地、长江三角洲经济带西缘,是陇海经济带的龙头,又是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是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辐射的前沿,又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汇的要冲,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历史人文,乃至于政治、经……[详细] |
阜阳市位于淮北平原西部,安徽省西北方,西、北与河南为邻,东与亳州、淮南两市接壤,南与六安市以淮河为界。阜阳市属于汉族人口聚居区,少数民族为回、满、壮、苗、侗、彝、白、傣、朝鲜、蒙古、维吾尔、达斡尔等民族。阜阳市具有悠久的文明史,约在公元前26世纪至公元前22世纪的新石器时代,颍河、涡河沿岸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原始部落群定居。西周、春秋时期为胡子国、沈子国和陈国焦夷地。战国属楚。汉置汝阳县,为汝南都尉……[详细] |
蚌埠市是安徽省直辖市,蚌埠因古代盛产河蚌而得名,有“珍珠城”的美誉。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可四季通航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蚌埠是纵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的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一等客站,并经淮南线与京九铁路相连。蚌埠市地处淮河流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粮、油、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等。其中固镇花生产量居全国前列,怀远石榴在国内享有盛誉,五河螃蟹……[详细] |
淮南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地处东经116°21′21″~117°11′59″与北纬32°32′45″~33°0′24″之间,东与滁州市属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依舜耕山与合肥市属长丰县接壤,西南与六安市属寿县、霍邱县相连,西及西北与阜阳市属颍上县,亳州市属利辛、蒙城县交界,东北与蚌埠市属怀远县相交。市境最东端位于上窑镇泉源村朱家大山与凤阳山交界处施家洼,最西端位于凤台县尚塘乡侯海孜以西与利辛县……[详细] |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接合肥,南连池州,东邻芜湖,西临安庆,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皖中南中心城市。1956年建市,现辖一县三区(枞阳县、铜官区、义安区、郊区)。铜陵是一座资源丰富、基础厚实的沿江城市。这里物产丰饶,探明的稀有金属矿种30余种,其中铜、黄金、白银和石灰石储量全省第一,硫铁矿储量华东第一、全国第二;农产品种类齐全,铜陵白姜、凤丹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枞阳媒鸭、枞阳黑……[详细] |
淮北市位于安徽北部,地处苏豫皖三省交界处。北与肖县徐州市毗邻,东靠宿县、宿州市,南接怀远、蒙城两县,西连涡阳县和永城县,处于黄淮海经济区的黄金地带。全市平原广袤,低山丘陵点缀其间,水域宽阔。地域南北长108公里,东西宽60公里,总面积为2725平方公里。人口162万,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汉、回、蒙、满、苗、朝鲜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同胞和汉族兄弟一起,为改变淮北“山河面貌,发展经济,繁荣……[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