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宝坻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宝坻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古时此地盐业(当时的盐被当成“国之宝”) 兴盛,加之地处水中高地(称为“坻”)。 故名 “宝坻”。 [详细]
  明代弘治十三年(1500年),宝坻筑城,城四面各设一门,东门称海滨,街道名由此而来。 [详细]
  贞观年间属雍奴县,宋宣和四年属燕北广阴府。金大定十二年始建宝坻县,属中都路。因境内产盐,盐为国之宝,取“如坻如京”之意,故名。 [详细]
4、钰华街道 [天津市宝坻区] 因辖区内有钰华街而得名。
   钰华街道天津市宝坻区,辖钰华街、地质路、顺驰、前五里铺村、龙潭村、东苑庄村、郝庄村、东大套村、西大套村、陈家庵村、邓家庄村、王家庄村、龚家庄村、姜庄村、南张家庄村、辛务屯村、安家桥村、田顾庄村、老君堂村、段各庄村、松树庄村、梁吕庄村、楼底下村、前高家口村、中高家口村、后高家口村、三里屯村、王家庵村、郭家庄村、前槐树村、苑家楼村、后槐树村、吴家塘村等村居。街道办事处坚持“保大局、保稳定、促发展”的……[详细]
  明永乐年间,当时有一姓周名良的人携家人从山西洪洞县迁移至此定居,后形成村落,取名周良庄。 [详细]
  1961年,析建马家店公社,因驻地而得名。2013年,撤销马家店镇,设立潮阳街道。 [详细]
7、朝霞街道 [天津市宝坻区] 因辖区内有朝霞村而得名。
  朝霞街道位于宝坻西北城郊结合部,南端紧邻宝坻城区,北部与蓟县相连。2001年撤乡并镇时由原高家庄乡和三岔口乡合并为高家庄镇,2013年12月撤镇改街。区域面积47平方公里,辖46个自然村,总人口4.09万,其中农业人口3.67万;共有基层党支部64个,其中农村党支部46个,非公企业党支部8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10个,党员2025名。工业上,以服装、电子、机械五金、宠物用品、塑料制品等行业为主导产……[详细]
  据《元史・食货志》载:“至元十六年(1279),宣徽院所辖大都属邑编民300户,立屯大都之宝坻田为450顷,创立宝坻屯。”所立屯即今之大口屯。 [详细]
  因镇人民政府驻王卜庄村而得名。王卜庄村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至1424年),时有安徽省太平县大王庄马、张、王三姓人家随燕王扫北在此定居,以村中石桥为界,桥西成为马家营子,桥东成为张家店。到了清代,王姓有人在朝廷做了官,当地官府为了讨好他,以王姓祖先王补命名该村为王补庄,后成为王卜庄,沿用至今。 [详细]
  镇人民政府驻林亭口村而得名。该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年至1424年)。相传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一些随从人员在该地安家,以捕鱼为生,后人员逐步增多,并在附近种植松林,于松林中建一小亭,当地居民常在亭子中休息、乘凉,将小亭取名为林亭。 [详细]
  原名海滨乡,曾改称新集屯;因镇人民政府驻方家庄村而得名。方家庄村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至1424年)。相传燕王扫北时有安徽籍方龙、方虎、方豹三兄弟在此定居,后家族逐渐兴盛,形成村落,取名方家庄,沿用至今。 [详细]
  因镇人民政府驻八门城村而得名。八门城村原为旧城遗址;明永乐年间(1403年至1424年),有山东枣庄刘、李、王、朱四姓人家来此定居,并在旧城遗址上建立村落,因旧城有八门,故名八门城,沿用至今。 [详细]
  大钟庄原名钟钱庄,相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时有钟、钱两家随燕王扫北来此定居故名。后因钟姓人居多,又改名钟家庄。清末(20世纪初)时村东西两头各建一庙,并各铸大钟一口,悬于庙内钟楼上。由于钟的重量之大、音量之响均居附近各庙之首,故后又将该村改称大钟庄。 [详细]
  因镇人民政府驻新安村而得名。据传新安村原为芮家窝铺,始建于元末明初;刚开始只有几户人家,后来由山东迁来一刘姓人家很有权势,因该户在该地安家并势力大,到明永乐年间(1403年至1424年)即改名为新安,相沿至今。 [详细]
  霍各庄镇因镇政府驻霍各庄村而得名;霍各庄村因当年一批霍姓人迁居而来,逐渐发展成村落,沿用至今。 [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