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雅江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雅江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雅江县辖镇。县府驻地。清属康定明正土司,1956年置河口乡,1960年属城关公社,1961年复河口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5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面积484.9平方公里,人口0.3万。国道318线过境。辖三道桥、下渡、山背后、麻子石、麻格宗、本达宗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有林业和牧业。

雅江县辖乡。1958年置团结乡,1973年改公社,1979年更名呷拉公社,1983年置呷拉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358平方公里,人口0.3万。雅(江)道(孚)公路,雅(江)新(龙)公路过境。辖呷拉、白孜、脚泥堡、西地、苦乐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木材加工。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青稞、荞麦。经济林木有苹果、桃子、核桃。

藏语,意为头倒。清朝,属理塘土司派协廒。

民国,属雅江县。

1958年,设西俄洛乡,属俄洛区(也称四区)。

1974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2015年,撤销西俄洛乡,设立西俄洛镇。

雅江县辖乡。清属理塘崇喜土司,1958年置西俄洛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60公里。面积650.6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杰珠、俄洛堆、汪堆、苦则、牛角桐5个村委会。以牧为主,草原面积广阔,畜产品有牛、羊肉、皮毛等。

红龙镇因乡政府驻地有一条红龙沟而得名。汉朝,属白狼国。

唐朝,属吐蕃。

元代,属陕西行省。

明洪武六年(1373年),属宁远军民宣慰使司。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属西藏。

清朝,属瓦述崇禧长官司的封地,由理塘粮务管辖。

民国,划归雅江县。

1958年,建乡。

1974年,改为红龙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2016年,撤乡设镇。

雅江县辖乡。民国时曾设雅江五区,1958年置红龙乡,1976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99公里。面积470.3平方公里,人口0.2万。318国道横贯乡境。辖东来一、东来二、马它马、错柯一、错柯二5个村委会。为纯牧业乡,主产酥油、奶渣、牛、羊肉及皮毛。

藏语,意为村中一海子。2020年6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甘孜藏族自治州调整雅江县等12个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20〕9号):撤销麻郎错乡、恶古乡,设立麻郎措镇,以原麻郎错乡和原恶古乡牙根村、唐岗村所属行政区域为麻郎措镇的行政区域,麻郎措镇人民政府驻麻日河村1组83号。

雅江县辖乡。清属理塘崇喜土司,1958年置麻郎措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36公里。面积417.7平方公里,人口0.2万。通公路。辖麻郎措、唐俄、巴德、牙巴、唐足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牧业以牛、羊为重。境内森林资源丰富,产松茸等。

波斯河镇因地处波斯大卡山下而得名。汉朝,属白狼国。

唐属吐蕃。

元代,属陕西行省。

明洪武六年(1373年),属宁远军民宣慰使司。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属西藏。

清至民国,先后属明正土司、康定头人波斯阿批。

1958年,设波斯河乡,属孜河区。

1974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2020年6月,撤销波斯河乡,设立波斯河镇。

雅江县辖乡。1958年置波斯河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90公里。面积93.2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孜河、南根、邓科、雨日、下日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青稞、马铃薯,牧业以牛、羊为多。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有品位较高的云母矿。

雅江县辖乡。清属康定明正土司,1956年置八角楼乡,1960年属城关公社,1961年复乡,1973年改八角楼公社,1984年再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518.7平方公里,人口0.3万。318国道线过境。辖日基、木泽西、维地、王呷、扎日、八角楼、同达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黄豆,经济林木有苹果、核桃等。

雅江县辖乡。清属新龙(瞻化)工布郎吉土司,1958年划归 ? 雅江县,翌年建普巴绒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64公里。面积422.6平方公里,人口0.1万。雅(江)新(龙)公路过境。辖甲德、亚中、普古、日孜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青稞、马铃薯,有林业和牧业。

“祝桑”为藏语,意为“三个村”,因时有奔达、众久、八车三个小村而得名。东汉,属牦牛国。

唐朝,属吐蕃。

元代,属陕西行省。

明洪武六年(1373年),属宁远军民宣慰使司。

崇祯十三年(1640年),属西藏。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属明正土司。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土归流,属河口县。

1958年,设祝桑乡,属二区。

1960年,改祝桑乡大队。

1968年,改祝桑乡。

1973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雅江县辖乡。清属康定明正土司,1958年置祝桑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82公里。面积413.4平方公里,人口0.3万。通公路。辖祝桑、德差、夺亚宗、真达、尼马宗、日洛科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兼有牧业,境内森林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砂金、铅矿等。

米龙乡因乡政府驻米龙村而得名。汉朝,属耗牛国。

唐朝,属吐蕃。

元代,属陕西行省。

明洪武六年(1373年),属宁远军民宣慰使司。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属西藏。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属明正土司。

清末,改土归流,属河口县。

民国,属祝桑头人宜马来布。

1956年,设米龙乡,属祝桑区。

1973年,乡改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雅江县辖乡。解放前属祝桑封建头人宜马来布属地,1958年置祝桑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310.8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米龙、程章、然公、龙冬、本孜绒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玉米,经济林木有核桃、苹果等。牧业以牛、羊为重。

“八衣绒”为藏语,意为“竹子多”,因该地多产竹子而得名。汉朝,属耗牛国。

唐朝,属吐蕃。

元代,属陕西行省。

明洪武六年(1373年),属宁远军民宣慰使司。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属西藏。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属明正土司张果、宜马两土百户。

清末,改土归流,属河口县。

民国,属第二区。

1958年,设八衣绒乡,属祝桑区(也称二区)。

1960年,改为祝桑公社三大队。

1961年,改八衣绒乡。

1973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雅江县辖乡。清属康定明正土司张果、宜马两土百户管辖。1958年置八衣绒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70公里。面积418.9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鲁日、鲁柯、茨马绒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青稞、小麦、马铃薯,经济林木有核桃、花椒、苹果、桃等。

牙衣河乡因乡政府驻牙衣河村而得名。清朝,属理塘土司下木拉协廒。

清末,改土归流。

民国,属河口县。

1958年,与马岩、木恩村合并为牙衣河乡,属孜河区。

1973年,乡改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雅江县辖乡。1958年置牙衣河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20公里。面积562.3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牙衣河、木恩、江中堂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青稞、小麦,经济林木有核桃、花椒、桃子等。牧业以牛、羊为重。

德差乡因乡政府驻德差村而得名。汉朝,属耗牛国。

唐朝,属吐蕃。

元代,属陕西行省。

明洪武六年(1373年),属宁远军民宣慰使司。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属西藏。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属明正土司。

清末,改土归流,属河口县。

民国,属崇禧土司、理塘毛坝土司、理塘木拉呷多土百户。

1958年,建乡,属雅江县俄洛区。

1973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雅江县辖乡。1958年置德差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10公里。面积616.1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上德差、中德差、下德差、吕、布孜5个村委会。为纯牧业乡,以畜养牛、羊、马为主,畜产品有牛、羊肉、皮毛等。

“柯拉”为藏语,意为“三块大草坝”。因乡政府原驻地处于两山之间的大草原上,故名。汉朝,属白狼国。

唐朝,属吐蕃。

元代,属陕西行省。

明洪武六年(1373年),属宁远军民宣慰使司。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属西藏。

清朝,属理塘崇禧土司。

民国,划归雅江县。

1958年,建乡,属俄洛区。

1974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雅江县辖乡。清属崇喜土司,1958年置柯拉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98公里。面积532.2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火拉、解放、益因一、益因二4个村委会。为纯牧业乡,以养牛、羊、马为主,境内森林资源丰富。

雅江县辖乡。1956年置瓦多乡,属乾宁县。1966年改东升公社,1978年撤销乾宁县划归 ? 雅江县,1984年复瓦多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6公里。面积379.4平方公里,人口0.2万。通公路。辖学优、交五、杜米、德米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玉米,土特产有木耳、青杠菌等。牧业以饲养牛、马、羊为重。

木绒乡因乡政府原驻木绒村而得名。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属下渣坝莫藏石土百户的世袭封地。

清末,改土归流,属道孚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划归乾宁县。

1956年,建乡。

1966年,更名红日乡。

1974年,乡改公社。

1978年,划归雅江县。

1979年,更名木绒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雅江县辖乡。清属道孚县属地。民国二十六年为乾宁县辖地,1956年置木绒乡,1966年改红日公社,1979年更名木绒公社,划入雅江县,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78公里。面积625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安桂、木绒、沙托、新卫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马铃薯、玉米,牧业以牛、羊为重。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