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吴江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吴江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古代,松陵为松江(元代后称吴淞江)北岸靠近水面的陆地,犹如江边丘陵,故名。 [详细]
  据传明末清初,此地是太湖边一个村落,一条横港穿村而过,沿港布有上下两扇村落。横扇之名由此而来。 [详细]
  清《百城烟水》中说:“塘(即大运河)自北来,至此向东而南,向西复南,俨似弓形。唐范传正治水劈河而直其路,斥土为二,故名八坼”。另据清乾隆《吴江县志》载,八斥(坼)在宋陆游《入蜀记》中作八测,一作八赤,一作八尺。 [详细]
  因辖区内有江陵大桥、江陵东路、江陵西路等重要地名,街道由此得名。 [详细]
  宋代,吴江县共分二十九都,因其地为七都,镇由此得名。 [详细]
  一为吴赤乌三年(240)司马盛斌在青草滩至野和溪(即黄家溪)一带筑圩造田屯兵,后人称盛斌故址为盛寨,因该地西濒大水,寨又转为泽,故名盛泽。二为宋建炎元年(1127)后,盛章被封为吴江开国伯,由临安迁居吴江县,其子孙繁衍散居,许多地方以盛字命名,如一都为盛庄、二都为盛家舍、四都为盛乌田、十七都为盛墩,其他如盛家甸、盛家廊、盛家汇等不一而足。而二十都东西临大泽,遂名盛泽。 [详细]
  “震泽”为太湖古名。唐开元二十九年湖州刺史张景遵在此设震泽馆。南宋绍兴初(1131—1145年),为皇畿近地设震泽巡检司以镇之,镇之名于此始。 [详细]
  因辖区内桃源桥而得名。桥名相传出自曾弃职隐居于此的元兵部侍郎戴敬本诗句“问津桃花何处去,为有源头活水来”。 [详细]
  一是《黎里志》载,县之范隅上乡二十三都东有镇日黎里。一名黎川,又号梨花里。旧传村南多梨花。镇之西北有禊袴湖,故又名禊湖。二是清《黎里镇志》载:青浦王述庵司寇昶云,黎里应作蠡里,因为越国的范蠡大夫曾居于此,故名。三是《黎里续志》则说:乡之称名始于唐元和四年(809年)范传正任湖州刺史,官河从平望至吴县界淤塞,舟不能行。范传正便疏请凿开,民称惠利,名其地为范公隅,故日范隅乡。当年,范传正在开河时,派村官黎逢吉主其事,开辟道路,渐成村落。后人为了纪念黎逢吉,便称此地为黎里。 [详细]
  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里,宋改为同里,旧名富土,因其名太侈,乃拆田加土为同里”。 [详细]
  因松江(吴淞江)古属吴县,故亦称吴江。后梁开平三年(909),置县,县以江名。吴江区名袭之。 [详细]
  相传隋唐以来,此地淼然一波,居民鲜少,自南而北只有塘路鼎分于葭苇之间,天光水色,一望皆平,得名平望。明洪武元年(1368),明将常遇春击败张士诚,毁平望土城为镇,属苏州府。是平望建镇之始。 [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