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康平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康平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因街道办事处驻地原位于北三家子而得名。 [详细]
  是康平县的中心街道,康平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原为康平镇,2003年底,由原康平镇与胜利乡整体合并而成,2012年正式撤镇建街。 [详细]
  清雍正八年(1730年)有关姓首居此地而得名关家屯,又因康平县境内有两个关家屯,而人们习惯上将居东者称之为东关家屯,后简称为东关屯。 [详细]
  因驻地东部有辽代契丹古城遗址而得名“小城子”。 [详细]
  为纪念张强烈士而得名。 [详细]
  因镇人民政府驻地方家屯得名。 [详细]
  因首居户姓郝,为清廷宦官,故名郝宦官屯,亦称郝老官屯,简称郝官屯。 [详细]
  清康熙年间,蒙古人在此游猎放牧,这里水草丰茂,柳树丛生,二牛所口为蒙语音译,蒙语发音“鄂伦索口”,意为多杨树的地方。 [详细]
  康熙六十一年,从山东登州府来了韩、白、包、石四户人家,各执一片,开荒占草。多年后,四户中白家发展很快,便在这里修建了炮台和房舍,也就是现在的乡政府大院,雍正末年起名四家子。1981年改为北四家子。 [详细]
  旧时只有“关”姓和“闻”姓两户人家,屯名故被称为“两家子”。 [详细]
  清朝末年,大批海城人(古称海州)移户侨置而来,这些侨置户从原籍偕亲联友成批来后,怀着对故乡海州的眷恋之情,便将居住的地名定位海州窝堡。 [详细]
  “沙金台”蒙语为“喳正铁”的谐音,意为有瓷器的地方。故称沙金台。 [详细]
  清咸丰年间,西边外蒙族人姓六什的最早居住在此,开荒种地,得名为六什屯,久之根据谐音叫成了柳树屯。 [详细]
  清雍正年间(1729年)有关佳氏陪公主到科尔沁左翼中旗王府,改汉姓为关,八旗人,镶黄旗。关恩在王府当管家。王爷在柳条边外赏其丰腴的草场给他的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从东关来到现在的西关,见此地草木繁茂,又见此地有蛇盘兔,认为是吉地,就落脚此地,搭建窝棚,圈地放牧,后人称为关家屯。而称居西者为西关家屯,后简称为西关屯。 [详细]
  因乡人民政府驻地由善友屯东迁至嘎力得窝堡,地势较高,取意旭日东升,故更名为东升。 [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