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铜仁市各县市区地名由来

铜仁市各县市区地名由来

  碧江区是铜仁市的中心城区,因境内的锦江而得名。 [详细]
  1966年铜仁县、玉屏县析置万山特区, 以境内大万山得名。2011年撤销万山特区,设铜仁市万山区。相传周武王敕封产丹之山为“大万寿山”,元明清时期简称大万山。《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载:“又大万山在(大万山长官)司南三里。司以此名。” [详细]
  江口之名是因处在省水和提水即今之文孝河、太平河汇流处而得名。江口之名首次出现在1913年,1958年并入铜仁,名称消失,1961年复置江口,至今未改。 [详细]
  县城位于舞(氵舞)阳河南岸,县名为舞(氵舞)阳河水清似玉,隔河山峰耸立如屏故名。宋为平溪硐,元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设平溪蛮夷长官司,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置平溪堡,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置玉屏县,1958年并入铜仁县,1961年复置,1983年改称今名。 [详细]
  据《石阡县地名录》记载,石阡之名为'岩芊'石洞之义,初始以所祀的镇东龙山青冥洞和城南温泉而得名。 [详细]
  思南县的来历最早可以推到唐武得时期。唐武得四年(公元621年)置务州,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改为思州,公元1281年升为宣慰司,至正间(公元1341~1368年)设思南道都元帅府,为有思南之名的开始。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置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废思南宣慰司置思南等4府,1913年废,以附郭地置思南县,以后未改。思南之名源于历史上的位置。 [详细]
  印江之名源于唐开元之时,当时置有思邛县,前人多认为今之'印'为古之邛字之讹,故名。宋时为邛水县,元置思印江长官司,明洪武初,曰印江长官司,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六月,为印江县1987年改为今名。 [详细]
  德江原称水特姜,元朝时在其地置安化上、中、下蛮夷长官司、水特姜洪安等处长官司,明初改水特姜为水得江水官司,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改水得江长官司置安化县,1914年更名为德江县,至今未改。 [详细]
  元置沿河长官司,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九月置沿河县溪长官司,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置沿河弹压同知,1913年废同知置沿河县,以后无改。1987年改今名。 [详细]
  松桃在历史上称为'乌罗'为苗语地名,'乌'为水,罗为河。宋置龙泉葛浙长官司及乌罗洞、平茶洞,元置乌罗、龙干等处长官司,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废思南宣慰司置乌罗府,辖郎溪蛮夷长官司,明置正大营,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置正大营同知,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移同知驻松桃,置松桃厅,1913年废厅置松桃县,1956年改名至今。 [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