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区为华兴街以东地区,故名。 [详细] |
位于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区中部地区故名。 [详细] |
位于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区西部地区故名。 [详细] |
为纪念革命先烈黄骅将新青县改为黄骅县,镇政府驻地韩村即改称黄骅,后建黄骅镇。 [详细] |
因境内南排河,而得名。 [详细] |
自北齐天保七年(556年)至明洪武九年(1376年)先后为高城、盐山县治,故名。 [详细] |
镇人民政府驻吕桥,明代称吕家庄,后在减河上架桥,改今名。 [详细] |
据说:明代燕王朱棣为夺皇位,在冀鲁豫皖同政府军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拉锯战,史称“靖难之役”,民间叫“燕王扫北(碑)”。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并非一蹴而就,顺利抢班夺权。朱允文再怎么无能、懦弱,也始终是占据大义的一方,朱棣再怎么能干也摆脱不了其僭位的事实,因此,在战争之初,从全国范围来看无论是在经济、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形势都不利于朱棣。再有,饱经元末明初战乱、灾荒,企盼安居乐业的中原百姓,愚忠思想根深蒂固,因而自发地帮助政府军抵抗燕军,燕王的军队连连受挫,惹得燕王大怒,于是每攻一地,便屠其城,赤其地,残无人道地屠杀百姓,使得燕京以南“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几为丘墟焉。”然而在这幕幕惨绝人寰的悲剧中,也许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有一个村庄却幸免于难,原来燕军临近之时,突降大雾,笼罩村庄,燕军擦边而过,村民庆幸,遂将村名改为“起家雾”,后演称“齐家务”。 [详细] |
前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自万棵松庄迁居沧州城东,这里滕姓多数分布在前、后滕庄子两村。 [详细] |
因镇人民政府驻常郭而得名。 [详细] |
因镇人民政府驻羊二庄而得名。 [详细] |
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先斯院瞻田碑文记,该地原称马里道庄。后沧州地主韩应龙在此买地,招佃户立官院,改称官庄。 [详细] |
明永乐二年(1404),尹、戴、马、回、张、王、李、刘表兄弟八人,由南京二朗岗迁至此处。尹、戴、马、回四姓居运河西,张、王、李、刘四姓居运河东现址立村,为兴羊镇。因村民以牧羊为业,村名改称羊山牧,后演变为羊三木。 [详细] |
1945年改设黄骅县,以纪念抗日英烈,共产党员黄骅(1911—1943)。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