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尧,属青州。
虞舜,属营州。
夏,仍属青州。
商,又属营州。
周,为靺鞨族居址。
战国,划入燕国版图,属辽东郡。
秦,仍属辽东郡。
西汉,属西安平县和武次县,王莽时,西安平县改名北安平县,武次县改名恒次县。
东汉,北安平县复改西安平县;恒次县复改武次县,后废。
魏,属平州,后合为幽州,西安平县属魏辽东郡。
晋,置西安平县,属辽东郡,东晋,仍置西安平县。
复置武次县。
元兴三年(404年),被高句丽占据。
十六国时,属前、前秦。
后燕势力范围,隋朝=,被高句丽占据为庆州地。
唐总章元年(668年),县境为安东都护府辖地。
五代后唐,属渤海国。
天成元年(926年),为辽熟女真地,置盐州、开州、穆州、贺州和来远城。
宋末,属金婆速府路,为东京路所辖。
元,属婆娑府路。
后改置为婆娑巡检司。
明,置定辽右卫指挥使司,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永乐十二年(1414年),置宣城卫。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属后金势力范围。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属岫岩厅。
同治十四年(1875年),设局。
光绪二年(1876年),置安东县,求奉天府凤凰直隶厅。
振兴区属安东县地。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安东县属分巡奉天东边兵备道(东边道)。
宣统元年(1909年),东边道改名兴凤道(分兴京凤凰兵备道)。
民国3年(1914年),安东县仍隶奉天省东边道。
民国18年,废道,奉天省改名为辽宁省,安东县隶辽宁省。
1932年,辽宁省复改为奉天省。
安东县隶属奉天省。
1934年,建安东省,安东县属安东省。
1937年,析安东县置安东市。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安东市划分为中央区、镇江区、中兴区。
同年,镇江区、中兴区合并,设立镇兴区。
1965年,镇兴区更名振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