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堤
紫阳堤
位于江西星子县城南鄱阳湖畔。因前面与落星石相对,故又称“南康星湾石堤”。始建于北宋元棺间,郡守吴审礼以郡治濒湖,风涛险恶,往来舟楫停泊无所,于是构木为障。因草创简陋,仪十余年即废。崇宁间,郡守孙乔年报请以石为堤,长500余米,堤内又疏浚二个停泊之所,俗称“内澳”,可容小船千艘,岁久渐圮。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知南康军,着手大力修复。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集理学之大成者,生于建炎四年(1130年),卒于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号考亭、紫阳。其上任伊始,见旧堤岁久不治,水波荡击,木腐土疏,澳内则淤泥堵塞。于是筹钱百万,米五百斛,于淳熙七年(1180年)动工。朱熹“间亦躬行于上,劳苦勤恤者甚至”,凡用工一万七千二百有奇,在旧堤上增高三尺,益以土石,疏浚澳中淤泥,澳外挺木以护,闸门制备坚固,又于闸内设池引泉,以备干旱。远而望之,宛若一城,屹立于鄱湖之滨,“三邑之民欢趋之”。现在,这一遗迹仍然保存完好,内外两堤坚固如防,层层垒叠的花岗石块基础依旧,古闸依稀可见,有石阶可至闸底,并以石桥相连,桥下有孔,供渔舟出入。这是我国古代水利史上的伟大杰作。同时,又成为县城一个非常优美的景点,尤其是在明朗的月夜更是如此。清曹龙树《紫阳堤水月》诗:“蟾宫桂子落江乡,江卜平堤号紫阳。月印波心珠滚动,波浮月色镜磨光。嵯峨沙阜千层雪,寥阔洪涛两岸霜。此夜行吟真不夜,二分何必说维扬。”
地址:庐山市南康镇坡头社区南门湖畔
南康镇:南康镇自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起,为历代南康军、路、府治所在地而得名。素有“南国咽喉,西江锁钥,江右之门户”之称,东南与都昌老爷庙隔湖相望,南止十里(落星)湖与星子镇相接,西、北倚靠庐山风景区与白鹿镇相邻。陆路有环庐山公路擦肩而过,直抵昌九高速公路;西通德安、柴桑、九江机场;北达庐山、九江。水路沿湖而上通赣江,下达长江。地处匡山蠡水之间,湖光山色,美不胜…… 南康镇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